• 搜索:

内联升中国民族手工业发展缩影(7)

时间:2010-05-24 14:53 中国营销传播网 点击:我要评论

北京市政府对内联升也颇为照顾,有意识帮助内联升保留一些原有的特色之处。其一,销售主体虽不是内联升的自产靴鞋,但保留了前店后厂的形式,内联

北京市政府对内联升也颇为照顾,有意识帮助内联升保留一些原有的特色之处。其一,销售主体虽不是内联升的自产靴鞋,但保留了前店后厂的形式,内联升仍有属于自己的加工厂;其二,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内联升传统手工布鞋用的纯毛毛料由政府特批提供——在此支持下,内联升的靴鞋制作手艺和制鞋文化得以部分传承。

此时,内联升已经由建国前专为达官贵人制造靴鞋的前店后厂式的手工作坊,转换为专为新中国为工农兵服务的销售布鞋、解放鞋的鞋店。

1976年,内联升决定增添皮鞋的生产与经营。这是它以前店养后厂思路的进一步展开,演变成以皮鞋养布鞋,目的仍在保护和发展自己的传统产品。

文化大革命时期,内联升一度更名为“东方红鞋店”、“长风鞋店”,直到1977年,恢复老字号内联升的名称。

改革开放:老字号内联升的新机遇

1977年,北京市出台相关政策,恢复老字号商标,内联升是第一批恢复老字号品牌的企业。1986年内联升新工厂厂房竣工,占地面积约十三亩。1988年具有清代建筑风格,营业面积一千七百多平米的新营业楼落成。

清末以来,内联升的传统工艺是与其人员培训办法、工资福利制度及其企业组织管理等紧密关联的。没有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上的严格制度,也便无从产生内联升的工艺技术。换言之,只有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具有自主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内联升才有可能全面恢复并发展自己的传统经营特色,进而有长久的发展前景。

改革初期,无论在人事管理、资金支配,还是物料来源等方面,内联升还受着旧体制的束缚。

从工资制度及相关的人事管理上看,大锅饭的体制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企业无法有效地调动徒工、职工的积极性,无法实施工艺技术基本功训练,直接影响到传统工艺技术的继承。

1980年至1982年间,内联升后厂曾实行定额计件工资制,希图以这方面的改革谋求传统技艺的继承和生产的提高。这种办法在当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皮鞋日产量达到500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职工们对技术的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但由于违反有关规定,1983年这种办法被制止,内联升还为此补交税款数万元。

从超定额计件工资制的实践看,超定额生产每一双皮鞋,所有工序工人计件工资支出总和仅一元钱;国家由此得到的利润收入则在3~5元间。国家和个人都能有更高的收益,还能满足更多人的消费需求,何乐而不为?这一办法得到工人们的广泛欢迎,内联升的上级领导部门也认为是个不错的办法。但这个办法还是被“叫停”了。内联升的皮鞋产量也迅速由日产500双降至200双。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