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解开《周易》这个“哥特巴赫猜想”(6)

时间:2012-02-16 11:02 中华老字号网 点击:我要评论

颛顼帝时,当地先民继承和发展了先祖以北极星和北斗为参照的天象观测体系。他们将产生于黄帝时代的五行观应用于北斗运行轨迹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

颛顼帝时,当地先民继承和发展了先祖以北极星和北斗为参照的天象观测体系。他们将产生于黄帝时代的五行观应用于北斗运行轨迹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不仅创造了北斗授时历法,进一步导致了五行观的确立,还直接导致了传世河图的生成。北斗授时是一个极其简单直观的授时观。正是这个原因,上古先进的文明成果先天八卦和五行观的传入不仅没有改变当地以“北斗”为参照的授时观,反而使当地先民加快了对北斗运行轨迹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步伐。《管子·幼官》载:从“正”日开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为春,八个节气,九十六天;夏天到了,初昏时的斗柄指向南方,七个节气,八十四天;当初昏时的斗柄指向西方,就是秋天,九个节气,一百零八天;然后是冬天,初昏时的斗柄指向北方,六个节气,七十二天。北斗星围绕北极星转了一周,人间一年也走完三百六十日。这在先民看来,一切极其自然,顺理成章,四季就是这样交替的,时光就是按这个程序流逝的。用图可表示如下: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