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虽不是始现于云南,但作为烙画传承人,马建平争取并将于今年11月份,为云南的烙画工艺申请“非遗”名录。
在昆明,马建平是为数不多的从事烙画艺术创作者。马建军今年28岁,与烙画结缘已有十余年之久。马建平出生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从小就爱习画的他,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烙画艺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马建平还打算今年11月份,为云南烙画申请“非遗”名录。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创作烙画,是马建平一辈子最想坚持的事情。只要一说起木板烙画,他的眼睛中就流露出执著的神情。为使烙画艺术在云南发扬光大,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困难,他无怨无悔地沉醉于烙画这一民间艺术创作。
当马建平痴迷于传统烙画时,同龄的年轻人却对烙画一无所知。马建平为了发扬烙画艺术,免费招收学徒。几年来,跟随马建平学烙画的仅四人,其中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不仅是烙画的传承,职业烙画人的生存现状都让人十分担忧。因为是纯人工制作的,耗时长,成本高,一些大型作品要用上半个月才能完成,稍高的售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烙画的普及。
“烙画,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很复杂。”马建平说,烙画讲究构图、布势、取舍等多个要素。目前会制作烙画的人不多,能做出精品烙画的更少。要想做出艺惊的精品,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全心研习才行,对学习的人来说,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马建平说,最难的是学烙画的过程,难的是要熟练地控制好电烙铁的温度。初学时先用铅笔画一个底稿,然后用电烙铁轻烫一遍,再一层一层地烫。烙画追求独具神韵,对灵感的要求很高,很多画一遍完成后,再也烙不出第二幅。马建军强调,烙画时需置身于安静的环境当中,否则心不静,则画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