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周和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时间:2012-06-26 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点击:我要评论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万里长城、故宫、古代典籍等;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下来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万里长城、故宫、古代典籍等;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下来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音乐、歌舞、武术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有形”或“无形”的形态存在,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创造并与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10个类别。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传承为主要形式,是活的遗产。它既是前辈留下的文化财富,又鲜活地扎根、活跃于民众之中,它不仅是过去,更是现在和未来,在当前社会中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生命力十分坚韧,像水一样,至柔而至刚。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在世界几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能够延续下来的文明体系。中华文明的传承有两个主要渠道。一个是通过经典化的文字语言记载来传承。中华典籍是记录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国珍贵典籍名录》中大量记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建筑技艺是人类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共收入了22种中国各地各民族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6月9日开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系列展”展出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大量与传统建筑和营造技艺相关的珍贵典籍,来自7个省市的13位当代传拓名家还将进行传拓技艺现场演示。

另外一个渠道就是通过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形式来传承。民间形式的文化是国家主流文化的重要来源,同时又是主流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比如唐朝流行的竹枝词,就是经过诗人在民间的采风,整理之后进入官方典籍的。各种习俗更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比如二十四节气,在周代就已经总结形成,这是人们在农耕社会对自然的一种观察和判断,当节气加入了特定文化内涵之后,便成为习俗,传统节日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非常重要的形式。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和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传统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维系一个民族的团结、保持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