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想建商场大楼到成为现实,历经了6年漫长的岁月。当时整个商场建筑日趋老化,顾客和职工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军管代表只好将原商场领导宋学进和刘存田调出,组织筹备改建工作。他们排除重重干扰和阻力,很快提出了上报改建方案。
区革委会有关领导收到商场改建报告,看了现场以后,决定重新打桩起建大棚式货场。不料打桩出了麻烦,由于地基太硬,即便使用先进设备也打不下去,只好又改为大面积破土挖槽。区人防办公室领导提出建议,大面积破土深挖,应结合备战建地下人防工程,并表示人防工程部分可以投资。商场同志认为既然地下工程大了,地面工程亦应提高档次。但是区革委会有关领导仍执意建大棚式货场,最多只搞两层。宋学进坚持不应再因陋就简。矛盾反映到市财办基建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查看后,同意建为三层。市革委会副主任王磊提出还应再加一层。市委书记万里认为商场那么多职工,上面还应建俱乐部。这样经过曲曲折折,最后才形成前五层后四层的格局。
在反复变更过程中,市规划委给予极大的支持。全场职工知道建楼方案后无不为之振奋。市里答应帮助解决资金。经过预算,新商场大楼工程造价每平方米200元以上,两期工程都各1万多平方米,总计七、八百万元。按当时的条件,商场只能立足于外请师傅指导,发动本场职工自己干。
几经多方努力,最后请了40多位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队伍是站柜台的售货员,技术水平最好的也只是垒过砖墙、挖过防空洞,而且多是女同志。
在老专家的指导下,商场职工开始“战前练兵”。架子工班借用“八一”小学操场,将七、八米高的杉蒿搭了拆,拆了搭,练习爬杉蒿、登架子、单臂抖杉蒿。手和胳膊磨出了血,硬是坚持着干;瓦工班反反复复练习砌砖。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初步掌握了一些工程知识和操作技术,只待外请的技术员“放线”后上阵。谁知技术员又提出“三不放”的要求:一是地不平不放;二是堆料过多不放;三是零打碎敲不放。这对一部分还在营业,一部分施工的工程来说太不实际了。就因达不到这一要求,硬是等了三天不给放线。工地总指挥宋学进当机立断,指派王春光、陈斌、马立侠担此重任,并由当过炮兵的孙纲文予以协助。大家摆开仪器,又从书店买了有关书籍,夜以继日苦心钻研,边学边干,一丝不苟,反复论证,就这样完成了“放线”任务。
浇灌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序。现场指挥刘永庆一刻不离浇灌现场,每根柱子都必须灌足、震实。两期工程共40根大柱。经工程技术人员检测,没有发现一处“蜂窝”、“狗洞”。压力强度都达到了设计标准。受到工程师们的点头称赞。采购人员为了采购钢材、木料、水泥等料,跑了黑龙江、张家口、江西南昌等地。场内四部电梯就是交电部的售货员到电梯厂学习后回厂安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