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中华老字号全搜罗 (2)

时间:2010-07-01 14:36 上海壹周 点击:我要评论

也有婉拒加入者,一家天津老字号认为自己在当地开铺就够了,没必要来上海。 老牌焕新颜,需要调整和适应期,但这种集结勾起了我们更深的好奇:那

也有婉拒加入者,“一家天津老字号认为自己在当地开铺就够了,没必要来上海”。

老牌焕新颜,需要调整和适应期,但这种“集结”勾起了我们更深的好奇:那些经历了几十年、100多年沧桑变迁的耄耋老店,在一块块厚重的招牌之下,现在究竟过得如何?其实质是艰难度日、勉强维系,还是寻求突破、飞速扩张?

手工还是工业,是个问题

老字号们,追溯到动辄100年之前的创业之初,无一例外都是手工制作。有些是限于当时的生产条件不得已为之,有些则是作为传承的立足根本。

原先纯手工敲打锻制的“张小泉”刀剪,如今早已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最初的72道工序,也因为技术和原料的改变,变为24道。如今整把剪刀上,唯一纯手工的部分就是“张小泉”三个字和商标花纹。

“我是用右手的!不是左撇子!”刻字车间的王师傅再三向记者强调,为了证明自己的“用手属性”,还分别用左右两手写了字,结果右手的字迹端正,而左手笔下则是一片歪歪扭扭的蚯蚓状。

但纯属“右撇子”的王师傅,只要一上了刻字机器,就立刻自动切换为左撇子——右手执刀剪,左手执工具,机器一开动便唰唰唰开始工作。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或者干脆利落的“张小泉”三个字,无论画景还是写字,统统交给左手流利完成。

为了配合记者摄影,王师傅一连刻了7把剪刀,写完“张小泉”三字平均不超过5秒钟。“你们要不要拍景的?我画个西湖十景给你们看吧?”一辈子从事刀剪刻画,掌握了一手绝活的王师傅,兴冲冲面向记者噌噌举起两把明晃晃的菜刀,一把刻画曲院风荷,另一把刻画南屏晚钟。与鸡鸭鱼肉打交道的菜刀上,却皆是流畅细致、婉转清雅的古风图案。

张小泉在手工与工业之中找到了平衡。而对于其他的老字号来说,这仍然行进在苦苦追寻的路上。

上海制皂旗下最著名的“蜂花檀香皂”,以其雅致的檀香味,和同样古典的外包装为人所熟知。除了梅花图案的赭石色包装纸,蜂花檀香皂还有横竖交叉的两层腰封、一个金质奖章的贴图。和张小泉一样,蜂花檀香皂也想要尽量工业化。“现在我们的技术已经能自动包装第一层纸,但是腰封和贴图无论怎么改进都始终要人工包装。”上海制皂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林玲显得很无奈。

这使得上海制皂除了为生产蜂花檀香皂的两条生产线配备20名工人外,还要另外配备30名包装工人。包装车间共14个工作台,每台四人,分不同步骤工作。专门负责十字交叉两条腰封的工人每块檀香皂的平均速度不多于4秒,一天能包装2880块檀香皂。但纵使是这对于人工来说接近极限的速度,在与生产线的机器比较下,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