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华,今年72岁,从事收藏近40年。而他视如生命的收藏品,不是古玩字画,不是青瓷美玉,而是清代服饰。
自小结缘中式服装
深入学习爱上收藏
“我父亲就爱好古玩,从小我就跟着父亲逛古玩店和‘鬼市’(南开区天宝路),可能是受到父亲的熏陶吧。”何先生娓娓道来。年幼的何先生便对中式服饰有着特殊的情愫,从记忆开始就着中式服装,直到上学,外边套学生制服,里面仍然穿着中式棉袄、扎腿棉裤。甚至曾经将家中新被褥剪了做棉袄和满清时代的帽子。 “文革”后,退赔回来的一箱旧衣服成了何先生的宝贝:“当时也不懂得收藏,就觉得是老人留下来的东西,要保存好。”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鲜有人公开做生意。在被老天津人称为“鬼市”的天宝路,偶尔有人提着篮子走街串巷卖旧衣服,这便是何先生最初的卖家了。“那时候每周日都要去逛天宝路,还记得,第一次买的是两件清朝官服,花了50元,相当于一个多月的工资。”何先生回忆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何先生收藏的衣服已经小具规模。虽对清朝服饰有了一定的鉴别经验,但系统的知识还没掌握。“一次遇到一件黄里翻毛大衣,相当漂亮,当时要200元,我没舍得买。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清朝三品以上官员冬天穿的朝服。后悔呀!”何先生满脸遗憾。满清时代有着严格的舆服制,官员按级别、场合着装是非常讲究的。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貂皮朝服,三品官员仅能穿猞猁端罩,其中灰色的羊猞猁为上品,黄色的马猞猁次之。每件衣服,每块布料,每种花纹,都有其历史的痕迹,有经验的收藏家,仅需观其形就可以读懂其历史,讲出其故事,确定其价值。
当意识到知识上的欠缺会给收藏带来遗憾时,何先生开始大量研读相关书籍,那时还没有出版收藏专业的书籍,他就买来各种史料书、参考书。清朝服饰一箱箱摞起来,史料书也一本本堆起来。何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收藏是对藏品的认识和研究,决不能以数量衡量收藏水平,否则只是保管员。热衷一种收藏,就要深入其历史,研究其文化。”作为收藏者,不仅要收集藏品,而且要懂它赏它,才能称得上收藏。随着大量历史和服饰书籍的研读,书本上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他了,这时候他发现城里的公园时常有穿着文雅、举止斯文的老人锻炼,上前攀谈果然能有所收获,于是他锁定那个公园,继续他的学习。“那时,真是魔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