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天福号”酱肘子在清宫内也备受后妃们的喜爱。光绪帝的瑾妃是个日以素食为膳的人,但对于酱肘子“色、香、味”的诱惑,垂涎不已。她命膳房厨师随时为她准备好一盘酱猪肘,无论早、晚膳,什么时候想吃,就立即端上膳桌,瑾妃吃酱肘子几乎达到一日一食的地步。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末代皇帝溥仪向往西方生活,穿西装、吃洋饭,对清宫传统的食品不屑一顾,可是“天福号”酱肘子却是一个例外,尽管溥仪每天吃西餐不重样,俄式的、法式的、意大利式的……“天福号”酱肘子却是西餐桌上必备的一道菜。1959年,末代皇帝特赦后,第二天,就骑自行车来西单天福号买酱肘子。
不光皇宫,清王朝的很多达官显宦也都是天福号的老主顾,有的还为天福号题过字、写过匾,其中有名的,就得说清代的两位知名状元,一个是翁同和、一个是陆润庠。听老师傅说,解放以后,老店里还供奉陆润庠的那块匾,“文革”之后就不知去向了。
爱吃天福号酱肘子的名人就更数不胜数,过去演艺界大腕儿就有很多,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叶盛兰都爱吃天福号的酱肉,袁世海爱吃天福号的鸡,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美食家,都认准天福号的肉制品。老师傅说,他以前还常给王光美的父亲王怀卿老先生、西单著名医师卢克杰送酱肉。
这京城这么多做肉的,天福号怎么名气这么大,当然,这还不只一个历史的问题,您说皇宫贵族能长期认天福号,能是一般的酱肉吗,关键还得一个信誉,天福号在信誉上真是做得没得说。
据老师傅回忆,在过去天福号老店,讲求一个“诚信”。如早年天福号做酱肘子选原料,只认京东八县的黑毛猪,这种猪生长期为9至12个月,天然喂养,肉瓷实,皮薄肉嫩、个儿匀溜儿,由于生长地方水土好,营养也特别丰富。辅料的选用也非常精细,花椒、大料、桂皮、生姜等要新鲜整齐、产地固定。当然选用这样的原、辅料,价格要比别处的贵,但天福号从不含糊。在制作工艺上也是如此,绝不偷工。如天福号的龙头产品酱肘子,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买来的肘子要经过水泡、去毛、剔骨、绰胚、码锅、酱制、出锅、掸汁等数道工序,仅酱制这一个环节就要经历旺火煮、温火炖、微火焖3个阶段,历时6个多小时。过去人们想吃天福号酱肘子,排队购买,去晚了就会买不到,即便是这样,天福号也绝不会为多生产缩短一分钟的制作时间。
其次就是服务,也是天福号的经营策略。过去的时候,天福号与老主顾们的关系都非常好,不只是和宫廷、王府、大宅门、食客们关系好,和一般的贫民百姓:拉三轮的、提篮的、挑担的也是热情周到。店堂内设有桌案、长板凳,人们买了肉需要切碎时,当场就给切好,放在大饼里,坐下来就可以趁热吃,吃饱了再走。老掌柜的说:和老百姓搞好关系,他们就会把咱们的产品推荐给别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买卖自然就来了。您瞧,天福号的经营之道多有可咂摸的地方。天福号在平时的售货活动中十分注意听取主顾们的意见,随时改进。不论老人小孩,确实做到童叟无欺,价格合理,分量足。到门店来买的,请你选好后,还给你切好包好,送出门外。对大宅门、老顾客还实行定期送货,准时送到,电话要货,随叫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