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百年老店。早在清代的姑苏(苏州)城玄妙观前横贯东西的观前街上,有一家经营糕饵、蜜饯、盐渍园蔬的小店。一天暮霭,掌柜正关门打烊,有一衣衫褴缕的跛足老人来求掌柜给点吃食。掌柜为人善良,将老人让进店,酒食款待后又在灶间铺上厚厚的稻草,留老人睡觉。第二天一早,掌柜叫老人吃饭发现老人不见了。伙计们用老人睡过的稻草烧火制作姑苏饼和卤肉,异香无比,鲜美可口。消息传出,人们都说那跛足老人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掌柜渐渐发迹后,忘不了跛足老人睡过的稻草烧火制作姑苏饼和卤肉,异香无比的恩助,将店名改为“稻香村”,以志感怀。
另一说,掌柜喜看《红楼梦》,看《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嫂子李纨在大观园东部大主山向北延伸之山怀中的住处,是以许浑“柴门临水稻花香”的诗句之意,命名为“稻香村”而受启示,又联想到茶食糕点的原料都是稻麦,故取名为“稻香村”。
据传,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南巡到苏州,尝稻香村清水玫瑰月饼、松子泥麻饼,大加赞扬,亲题“稻香村”葫芦形匾额。从此,稻香村的蜜饯糕点被纳入满汉全席第一道茶点中。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郭玉生到北京,在大栅栏西街观音寺开稻香村。经营南味糕点冬瓜饼、猪油夹沙蒸蛋糕、姑苏椒盐饼和肉食等。1912年重金聘请上海、南京、苏杭、镇江名师,经营内松饼、鲜肉饺、酱鸭、肴肉、云片糕、寸金糖等。南味北引,北味融新,吸引在北京南方人的情结,更招揽喜尝新味的北京人,生意兴隆。1913年至1915年,在北京的鲁迅曾15次光临稻香村。《鲁迅日记》中,多处有去稻香村购买饼干、中山松醪、牛肉的记载。
稻香村在清商部注册,在北京城方圆40里不得再有稻香村。因此,改字在西单开桂香村、东安市场开稻香春;加字在天津开森记稻香村、林记稻香村。民国六年(1917年)在保定西大街开稻香村。卖有南式广东月饼、上海年糕、椒盐饼和西式蒸烧蛋糕、芙蓉糕及京式糕点类;上海酱汁肉、广东香肠、福建肉松、酱鸡、熏牛肉等肉类;麻片、皮糖、花生糖等糖类;还有五香熏鱼、糟鱼醉蟹,及螺丝豆腐、高级素菜,各种炒货等。因咸甜两俱,品种繁多,入口清爽;又加不仿俗套,贵在创新,上等原料,讲究质量,广受欢迎。
当时的直隶督军、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后任民国第五任大总统的曹锟;曾在保定军挍学习,后又来保定在育德中学操场讲话并在光园下榻的蒋介石;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及张自忠;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一军团司令孙连仲都曾食用稻香村产品。曾任河北省主席的商震更是稻香村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