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清华池的十年守望:专业人才的关怀和培养(3)

时间:2010-03-02 13:21 北京日报 点击:我要评论

修脚这一行,起于明清时代,最初有走街串巷揽活儿的和街边摆小摊干活儿的。拉车的、赶脚的有了脚垫、鸡眼,坐在小凳子上,脱了鞋袜就修脚,行话就

  修脚这一行,起于明清时代,最初有走街串巷揽活儿的和街边摆小摊干活儿的。拉车的、赶脚的有了脚垫、鸡眼,坐在小凳子上,脱了鞋袜就修脚,行话就是“干修”,后来被人称为“旱窑”。有的小摊摆到澡堂子门口了,洗过澡的人来修脚,脚部的皮肤、趾甲都泡涨变软,修治容易多了,澡堂子的老板就让修脚人进到浴池内,形成浴池特有的附属行业,人称“水窑”。修脚的传统技艺由师教徒承,使用五种共15把刀具,运用独特的刀术:修治趾甲病变用抢、断、劈术,修治脚垫病变的片、起、撕术,除掉垫核、疔、胆、瘊子的挖和分技术。修脚人去除病变时,讲究在运刀时不能越出“青线”(病变界线),这样才能不伤及好肉,不出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比如过去拉车的、“扛大个儿的”,脚趾甲剪得不合理嵌进甲沟里,疼得钻心,走不了路,到澡堂子修修脚。师傅持刀劈开嵌进去的脚趾甲,顺着甲沟,“抢”开变形的部分,再找着根儿,断了它,上点儿止血药,拿个布条一包,顿时解决问题,不再影响来人的生计。当年的消毒、卫生虽不敢恭维,但顿时解决大问题。解放以后,修脚师引进消毒程序和用卫生纱布包扎,也为新中国的建设者解除了许多痛苦。

  解放前,清华池靠修脚绝活“一招鲜”为它赢取名望,也为浴池带来客源。1957年,清华池浴池发挥修脚师傅多、技术好的特点,结合中西医医疗技术,把修脚逐渐变为脚病治疗,并在1961年成立全国第一家脚病治疗室。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报纸上还出现了“脚病大夫”的称呼。修脚技师安启当了全国劳动模范和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特级修脚师刘振英成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他俩还合作编写了修脚业的第一本专业书《修脚术》。清华池第一位女修脚师曹淑敏在上世纪60年代两届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特技技师杜德顺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劳动模范,还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在为人民群众解决脚病痛苦的同时,也为国家领导人、著名运动员治疗脚病,成为一时佳话。

  曹东彬想:老浴池以修脚为浴池增加服务,带来客源,解放以后,清华池以脚病治疗为老店增辉。在新时期,我们为什么不传承这个独有的特色,打造百年老店的新篇章呢?他把清华池的牌匾“请”到虎坊桥浴池,扩大清华池脚病治疗室的规模,让清华池再放异彩。

  3.

  老字号的薪火旺在人才济济

  曹东彬说:“我过去在理发行,虽然跟浴池业都在区服务公司管辖,开会时和浴池头儿也磕头碰脸儿的,但是我从没有修过脚,不了解这行的特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儿子的脚趾得了甲沟炎,去了几趟医院都没治好,医生要拔指甲,那可要影响学习呀!浴池的领导让我带孩子去治治,到了那儿,几下子就治好了。服了!老辈儿传下来的东西还真有绝的。等我到浴池来当头儿,就琢磨:现在人对卫生和传染病都挺重视的。在清华池加大脚病治疗,是不是也应当符合现在的要求呢?”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