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一煲茶润泽广州 瘴地从此变胜景

时间:2010-02-27 11:12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广州 胜景

1828年广东鹤山人王泽邦在广州十三行开设凉茶铺,为现代凉茶起始;经过近200年,逐渐由“前店后厂”的作坊式民间熬制发展到现代化的工业化生产。

索引

凉茶早已融进广州人的日常生活。俗话说,“广东三样宝:烧鹅、荔枝、凉茶铺”。凉茶作为岭南地区特有的饮品,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字义理解,凉即寒凉,茶即茶叶,合起来讲,凉茶乃用茶叶制成具有寒凉清热,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种饮料。但大多数凉茶虽有茶之名称,实际上全是由一些中草药组成。因此,凡是用能起到清热解暑、去湿消滞、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或养颜护肤等作用的生草药煲制成汤水,供人们当作茶来饮用的,都可称为凉茶。

唯心

学会喝凉茶,融入广州

天热地湿,温高湿重是岭南主要气候特征,古时称“多瘴疠之气”。比如,《太平圣惠方》指出:“夫岭南土地卑湿,气温不同,夏则炎毒郁蒸,冬则湿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于伤人”。《岭南卫生方》也讲到“人居其间,类多中湿”,“则居其间者,宜其多寒热疾也”。故暑湿温热病为岭南常见的多发病,凉茶显然是为应对这样的气候而产生的。

“春雨绵绵,湿邪困脾,运化失常,头身困重。饮凉茶清热去湿,保护脾胃;夏日骄阳,暑热致病,伤津耗液,凉茶祛暑湿,生津止渴,避免中暑、发痧;秋天干燥,燥邪为病,口干舌燥,皮肤瘙痒,饮凉茶润肺防燥;冬日大补,食用羊肉狗肉,参茸等温燥之品,饮凉茶,温补不上火”。广州人早已将饮凉茶融入自己的生活习惯,四时不断,各有讲究。

外省人来广州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可能不是讲粤语,而是喝凉茶。随处可见的诸如黄振龙、平安堂、邓老凉茶、金葫芦等凉茶店(店员都懂“对症下茶”),人们很快都会学会喝这类具有“清热、去火、消滞”等功能的饮品。许多人甚至离开广东以后,还会怀念各式的凉茶。

我宁肯相信,“凉茶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个具体的表征。就像这种城市巨大的包容能力,她在容纳你的同时,也在不经意之中改变你的习惯。于是你慢慢地习惯那些带有“广”或者“粤”的生活习俗或者文化形式,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在这个地域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孕育出的特有的地域文化。学会喝凉茶,其实也是在学会适应和融入这样的环境。

人们学会了喝凉茶后,大约不会去刨根问底地追究凉茶的起源、特色或者制作工艺,大多数时候,功效是唯一的评判标准。然而,凉茶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面临着传统难以接续的问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州有王老吉、常炯堂、耕田公、凉茶大王李祥、黄振龙、三虎堂、大牛炳、神农茶等众多的凉茶品牌名店和各具特色的招牌凉茶。如今,王老吉和黄振龙早已现代化,保持传统凉茶煲制方法和经营模式的,只剩下耕田公和三虎堂等为数不多的老字号。而不少旧时的名店名号,早已消失在上世纪50年代的公司合营中,甚至黄振龙这样的著名品牌,也是80年代才重获新生。

(责任编辑:admin)

  • 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