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晋阳庄,昔日纪公宅。上溯乾隆中,计年过二百……”这是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翰林蛰庐老人87岁时在晋阳饭庄“重宴琼林”时题的诗句。开篇首先提到晋阳饭庄曾是纪公宅。这纪公说的不是别人,就是一度热播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主角纪晓岚。当然,电视剧里讲的内容经不起历史推敲,但是晋阳饭庄所在地确确实实是当年纪晓岚居住的阅微草堂。至今,饭庄里还保存着一块启功先生题写的“阅微草堂旧址”匾额。
第一次去晋阳饭庄是拜访纪晓岚故居。当时,还没有什么《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话说”,完全是读了《阅微草堂笔记》,想发发古人的幽思。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特别提及了一架紫藤,写道:“其荫覆院,其蔓旁引,紫云垂地,香气袭人。”走进纪晓岚故居才知道这里已是晋阳饭庄了。阅微草堂的正房、厢房、倒座都成了大堂、包间。庖肆喧哗,多少煞了纪公宅的风景。但是,那架纪晓岚亲手种植的紫藤依然“其荫覆院”,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现在回想起来,晋阳饭庄占用纪晓岚故居,也许是一件好事。毕竟来来往往的食客保住了阅微草堂的人气,总比茅盾故居、梅兰芳故居门前冷落要好上许多。更何况到晋阳饭庄的老少爷们多少都知道了纪晓岚的名号。其实,当年晋阳饭庄选址的时候,只知道这里是宣武区党校所在地。
说起来,晋阳饭庄也算很有来头的。当时,一些在解放北平时入城和一批原来就在北平搞地下工作的老同志,都希望建国后能有一家经营山西风味的餐馆。1959年初,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和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提出了这个建议,并让宣武区组建山西风味餐厅。经过反复勘察,地址选定后,花了8万元人民币,将这个古老的庭院修葺一新。当年10月1日正式开业。
晋阳饭庄从山西聘请了三十多位名厨。这些厨师来自太原晋阳饭庄和山西各县,大多是领导点名而来。因为许多老同志当年转战山西时,很多厨师都为他们做过饭,走上领导岗位后仍念念不忘。这些名厨们都各有绝活,带来了几乎遍及晋中、晋南和晋北的名点名菜。所以,晋阳饭庄开张初期并不对外,主要是作为山西的招待所,招待来京办事的山西同志。在北京,只有少数名人才有“资格”光临,来客几乎都是山西老乡。而饭庄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在京的山西籍领导同志招待宾客服务。
由于晋阳饭庄主要对内部经营,京城的寻常百姓对晋阳饭庄知道得并不多。直到三年困难时期,晋阳饭庄才渐渐对外开放。当时,市场供应紧张,瓜菜代还填不饱肚子。所以,除了特殊宾客外,领导们很少请晋阳饭庄的厨师到自己家做饭了。也就从这个时候起,普通百姓可以光顾晋阳饭庄,只要花10元钱,全家就可以在这里改善一下生活。但是,毕竟副食品有限,晋阳饭庄每天只能卖200个号。到了1963年,晋阳饭庄真正对社会开放。郭沫若书写的“晋阳饭庄”匾额才能挂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