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昆明 吃不尽的昔情旧梦(3)

时间:2012-02-29 11:11 生活新报 点击:我要评论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云南成为大后方;内地军民商学大批迁入和西南联大的建立,使昆明成为上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 据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云南成为大后方;内地军民商学大批迁入和西南联大的建立,使昆明成为上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

据风之末端说,当时的省外各菜式都云集昆明,比如广帮冠生园、鲁帮福顺居、下江帮宴鸿楼、豫帮厚德福、京帮东兴楼等,还有清真口味的东来顺、两益轩等。不仅如此,西餐也格外盛行,得意春、正丰搭酒店、商务酒店、达时酒店、东亚大餐馆等都经营西餐。除了外地菜系,滇味餐馆也大行其道。比如由建水人包宏伟夫妇在福照街开的“培养正气”馆,专营气锅鸡。而双合园、小胖子烧鸭就专门卖烧鸭。菊华楼、洪盛园、豆蔻饭店、富春酒楼等诸多饭店,都代表了滇菜的最高档次。尤其海棠春,省府华山设宴首选非它莫属。

别不拿小吃当美食

还记得小时候的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城门三十六丈高,骑匹马来么坐着轿轿,走进城来么挨一刀”,也不知道夹住了多少个儿时的伙伴。而大家分享着各自家中拿来的糯米坨、烧饵块,要是谁抬着碗豆花米线,都巴不得让自己吃点。

在云南,米线种类众多。但要简单辨别谁是纯正本地人,那从他吃米线时的选择就可以略知一二。因为地道昆明人,是一定会选“酸浆米线”的。风之末端说,这和昆明干燥的天气不无关系:“昆明湿度不够,干浆米线比较硬,吃起来不太爽口。而经过发酵的酸浆米线,里面有看不见的小气泡,不但利于保持湿度,汤料也容易浸透到当中。”而昆明的小锅米线必放的水腌菜、豆花米线不能省略的冬菜末、凉拌米线中不可少的甜酱油都是只有昆明才有的传统作料。而一日三餐都可以用米线取代的昆明人,无论走到哪儿,最不能忘怀的就是各种美味的米线。

“不仅如此,在《周礼》中就有记载的饵块,则尽显了中原文化跟随民族迁徙的传承。”据他介绍,饵块在昆明民俗中是过年必吃的,平时也或炒或煮或烧怎么样都可以。烧饵块用做成薄饼形的饵块在无烟炭火上烤,到微焦黄时,在表面涂芝麻酱、辣酱、油辣椒等,还可加入牛、羊肉冷片或油条,是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而最显饵块风采的炒饵块,是每年农历的大年初二昆明人饭桌上的传统菜。切成寸方小薄片的饵块,一定要加火腿片、酸腌菜末、豌豆尖炒制,再加点甜酱油、咸酱油,那是只有昆明才有的做法。

此外,破酥包子、“都督”烧卖、“摩登粑粑”也是昆明地区的传统名小吃。尤其都督烧卖,风之末端说,北方的烧卖通常用生肉蒸制,而广东地区则用熟的叉烧肉蒸,唯有昆明的烧卖,集合了南北文化,既用生料又用熟料,兼容并蓄。而在传统的昆明椒盐饼基础上大胆创新,把美国黄油加入面粉制成的小饼“摩登粑粑”,则把西洋风味与老昆明传统结合到一起,尽显昆明美食强大的包容性。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