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对“正当经营”和“平等竞争”给予肯定。我们一定要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对以往商人的“正当经营”和“平等竞争”给予充分的肯定评价。晚清以来,包括民国时期,我国是一个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掠夺和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不少中华老字号的“创业者”和“继承者”,大多也都是贫寒之辈,他们与受压迫、受剥削的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他们能“穷则思变”,在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情况下,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靠自己精明敏锐的经商智慧和经营才干,通过多次商战的回合拼搏,才一步步走向富裕,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旧中国翻身求解放队伍中的一员。商场如战场,成败常在未知中。有的民族实业家本来也是“小本经营”,他们在对付同行倾轧、兵匪敲诈、列强称霸、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等等恶劣的环境中,沉浮升降,赴汤蹈火,练就了自身过硬的功夫和本领,身怀绝技而变得大智大勇。
三是重新认识与评价买办。我们还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重新认识商人中的所谓“买办”。在近现代的生活语境中,人们一直把买办看成是帝国主义的走狗,认为他们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在国人面前趾高气扬,是邪恶势力的代表,完全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其实不是,我们应当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有的买办是汉奸卖国贼,但那是极个别的,多数则是“海归派”。他们学习过外国先进的文化知识,并且心存良知,具有当代观念。有的为输入外国的先进技术而与洋人巧妙斡旋;有的从国外学得一手先进技术而愿报效祖国,我们不能一提买办,便以为一概都是唯利是图、全然不顾民族利益的败类。这里,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加以考察和评判(据刘晔原《商业题材的当代表现与颠覆性重构》,见《俗文学论文集》2006年3月打印本)。
二、以人为本
以前很多博物馆展览的,大多都以事件为主、以实物为主,往往忽视和看轻人物的作用和成就,对于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总是略而不提,或者语焉不详。由于我国的传统向来不注重事物的起源和来历,对它的创始者特别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无名氏和小人物,不是忽略不计,便是有意无意地归功于荒古不可知之人,或说“上苍的旨意”,或说“神人、仙人的赐予”,或说“某种意外的巧合或突然的灵感所致”。许多名、优、特产品,几乎都没有真正的创始者和发明人,人们要向他们学习和效法什么,也都不十分清楚。所以许多先贤圣哲的宝贵经验和知识积累,便被无形中堙没和失传了,这是十分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