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创建中华老字号博物馆的探索与理论思考

时间:2010-03-04 12:06 浙江文化信息网 点击:我要评论

吕洪年 在我国,一向重农轻商,视商为贱。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中,由于道德规范的错位与失落,商业行为的混乱和欺诈,对从商经商,创新产品,开拓市场,利国利己的商海拼搏,还

吕洪年

在我国,一向“重农轻商”,视商为贱。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中,由于道德规范的错位与失落,商业行为的混乱和欺诈,对从商经商,创新产品,开拓市场,利国利己的商海拼搏,还仍然在理念上降格、在品位上看低。为了在今天的社会转型期,尽早改变这种落后的、不合时宜的观念,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市经贸委的领导下,在会长冯根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丁惠敏等的积极倡导与艰苦努力下,已在组建机构、发展事业、调研立法、举办论坛和精品展览、出版书刊和保护品牌等方面,取得重大的进展和突破。如今,创建中华老字号博物馆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从央视播放的《大染坊》、《乔家大院》等电视连续剧及其友人的评论中得到启发,谨对此提点个人浅见,藉以抛砖引玉。 

一、拨乱反正 

很久以来,社会各界对于商者言商、商者言利,一直是我国传统中比较鄙视和回避的话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商业经济一直不占主要地位;另一方面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也一直没有给正当经营获取利润的行为以应有的尊重。尤其对旧中国的商业经营者,一直以“民族资本家” 、“买办资产阶级”相称谓,而这二者又都和剥削的概念相关联,因此在相当一个时期里,都只言对商业的改造、对剥削的揭露和对不法商贩的惩治,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理论和商业文化。 

创建中华老字号博物馆,使之成为一所活生生的大课堂,使跨世纪的民族品牌,使艰苦卓绝为之创业并世代延续、保持精良传统的老字号得以继承和弘扬、开拓和发展。这既为“拨乱反正”之所需,也为“正本清源”之所求,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好事。 

这里有几个理论问题必须加以澄清。 

一是为“言利求富”正名。我们一定要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来对“言利求富”的经营作风正名。晚清时期,特别是到了近代,“重农轻商”的传统思潮一度为“农商并举”和“从商发家”的思潮所替代,这是与西方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输入,与人们在近代大变局中对传统“义利观”的重新审视与诠释密切相关。在重商思潮的强力冲击下,几千年承袭下来的儒家正统“义利观”开始逐渐在人们心目中贬值,求利求富的功利型价值观逐渐占据上风。对于商人来说,金钱既是他们职业活动的工具和日常生活之必需,又是其社会实践活动的尺度和归结点,对于金钱的追求不仅是合法的,更是合理的。市场经济的确是尊重人的“自私”,但每个人又必须意识到“他人也可能自私”,大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他人,如此自身的效益才能够有所保障,种种规则才得以确立并得到遵守,并且内化为人心中新的道德。这也可以被称为“排队的文明”。在今天环境下,未必非得要大公无私,见义忘利,毕竟那是一个很难企及的标高,理想性大于现实性;其实在我们思想的清澈源头,智慧者对此认识得也很通透,《周易》中就明确地提出:“利者,义之和也。”(据《丛林法则下,每个人都在挣扎》,见《联谊报》2006年4月15日)一切职业活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即使参与一种策划和某种管理也都是一种劳动的行为,从中得到一定的营利和报酬,这是正常的,也是天经地义的。许多中华老字号企业之所以得到延续和发展而成为长盛不衰的商家,就因为那些民族实业家精明、干练、敢于冒险、开拓进取和追求营利的结果。我们应当站在今天全面建设市场经济的历史新起点上,对上几个世纪民族资本的历史性挣扎给予新的考察和审视,给予新的解读和分析,并作出新的判断和结论。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