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津第五代卞楚芳公树榕是一位贡生,侯补训导(就是学生中品学兼优者被保送到京城皇家学院学习,毕业后又被分配为下级学校的待命领导)。他喜研中医,达到一定水平,擅治瘟疫伤寒和自制丸、散、膏、丹。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以五千吊(京钱960枚为一吊)资本为家族创建了一个药铺,即在老字号之后缀已名曰“隆顺榕药局”(不久改为药庄)。地点在天津地处三岔河口,水陆交通便利的当时商业区——北门外针市街,零售兼批发,初业时还兼营南杂货。从古代和传统医药典籍中搜集成方,结合药工的生产实践经验整理编成店传(配本)(有处方投料标准、工艺质量等要求)用以指导生产。原料均由华北药材大集市祁州(河北安国)进货,精心筛选,务求纯正地道,遵古炮制必求细致精良。在技术上博采众家之长。通过这些以保证药品质量。故而疗效显著,为时不久即誉满津门,生意日渐兴隆,成为天津最早的中药店之一,至今已有170年历史,是全国收入(中华百年老药铺)一书中80个老药铺中天津市唯一的一个。直到“文革”前,一直是天津中药庄中经营规模最大、业务信誉最好的中药庄。
咸丰十年(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1861年天津辟为商埠,京浦、京奉铁路相继通车。从此商贾云集,天津成为半殖民地的畸形经济大都市,其中药业随之迅速发展。隆顺榕也由小变大,业务日盛。这时又投资五千吊作为护本,并将东邻刻字铺、竹帘铺、蜡烛店三家门面兑入,经修葺成四间门面。随后扩展业务,从热河围场等地收购药材,运销祁州,再由祁州换回药材,树榕公以内行亲自管理企业,得心应手。1886年后,因资金和业务扩大,企业定为12股,按东八西四分配,资金迅速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