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有一批“扬帮”卖梨膏糖的艺人出现在上海滩,他们手推一辆独轮车,走街串巷,车到人多热闹地方,他们拉起老式皮老虎手风琴,哼着扬州小调推销梨膏糖,成为“小热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旧时,听、唱“小热昏”,买、吃梨膏糖,是沪上一大市民文化景观。如今的滑稽戏和上海说唱,也或多或少受到过“小热昏”的影响。
“小热昏”绝唱上海滩,令人惋惜。不难看到,一些老字号企业的老厂房、老设备、老店招、老用具、老工艺以及像“小热昏”这样的老字号“非物质遗产”正在逐步被历史淘汰。比如,曾经在那个时代风行一时的露香园顾绣、王星记象牙真泥金花扇工艺,等等,如今都已成明日黄花。尽管这些“老古董”与现代社会脱节,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该被抛弃。上海社科院商业经济研究中心朱连庆说,众多老字号见证了上海的历史沿革,见证了上海开埠以来工商业的全面繁荣,是上海近现代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觉得老字号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老厂房、老设备、老店招、老用具、老工艺等即便在现代社会已经“落伍”,但它们烙着那个时代的时尚、创新元素,还有“童叟无欺、诚信兴商”等理念,直到今天都是珍贵的商业文化。据悉,目前行业协会正牵头在位于南汇惠南镇的“豪布斯卡生活港”筹建沪上首个老字号博物馆,协会呼吁全社会对拯救上海老字号文化多一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