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鲜活又细腻独特唱腔的农安黄龙戏(2)

时间:2010-05-12 17:36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在赵贵君刚刚懂事时,爷爷和父亲就教他唱影和记曲,并向他传授了诸多黄龙地方民间皮影和民间戏曲艺术家的独特戏曲知识,如华家的张小手,三宝的王

在赵贵君刚刚懂事时,爷爷和父亲就教他“唱影”和“记曲”,并向他传授了诸多黄龙地方民间皮影和民间戏曲艺术家的独特戏曲知识,如华家的“张小手”,三宝的“王家江”,龙泉的“姜大嘴子”,前岗的“董大脑袋”,高家店的“吕双子”,靠山的“红半天”,前岗的“拐子刘”、“庞二乐子”,伏龙泉的“胡大舌头”,高家店的“孙大喇叭”,青山的“王矬子”等等,这些人个个都有绝活绝艺。他们把黄龙戏最突出的唱腔由“影戏”调传承继承过来,又发展成自己的特色技艺了。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赵贵君就从“在家艺”(由爷爷和父亲)那里传来和“外来艺”(由乡间和剧团的师傅)那里学来的“戏艺”注入黄龙戏,从而使黄龙戏有了艺术的真传,人们称他是黄龙戏的“原声”传承者。

以赵贵君为代表的黄龙戏艺术传承人主要继承了黄龙戏在表演程式和唱腔上的民族化元素,突出了黄龙戏的传统性和代表性。他们把历史戏目和民间戏目进行了筛选和恢复,如传统剧目《打碗记》、《打狗劝夫》、《光棍难》、《锔大缸》、《小天台》、《寒江关》、《二十四孝故事》、《寡妇叹》,还有反映本土生活内容的《鳇鱼圈》等,都很好地表述出来,还改编了《陈三两》、《喜荣归》、《打瓜园》等。在这些剧目中,赵贵君很好地把握住戏的程序性。突出了内容的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在表演动作上夸张表述,如让动物形象意味浓厚,线条粗犷,刚柔并济。念白呈现鲜明本土地域化、生活化特征。舞台则体现出雄奇、大气的格调。

赵贵君自小精通地产音乐。在对黄龙戏的音乐创作和把握上,他既传承黄龙戏的本真性,又突出音乐的创造性。

黄龙戏的音乐本以“此地影”为基础,融合了东北的民间小调、戏曲曲牌、皮影专调、萨满腔、神(香)调等多种音乐,使表演和语言都体现了黄龙戏的“原色”韵味。同时,他又把“似影非影”的特点加以创新和发展,把既高亢,又粗犷和朴实,鲜活又细腻的独特唱腔和音乐风格表述出来。

正如百姓所说:黄龙戏,黄龙戏,一条黄龙朝天去;百年古艺得传承,千年舞台黑土地。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