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同仁堂药目》讲述老字号一段传奇(2)

时间:2010-05-11 16:42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告示二: 同仁堂自康熙壬午年间开设后,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分铺,最近有人开设同仁堂药铺字号与本堂的音韵相同,企图出售假药。我堂禀请御药房、督

告示二:

同仁堂自康熙壬午年间开设后,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分铺,最近有人开设同仁堂药铺字号与本堂的音韵相同,企图出售假药。我堂禀请御药房、督察院传达五城都察院衙门,统一出告示,严禁此行为,不准这些冒名药铺冒充字号兜售假药,并要求将私自刻我堂门票卖假药的人,一块严格捉拿查封此铺,实在是因为这些人以假乱真,伤天害理,误人性命,此事关系甚大。今天将督察院转五城察院衙门的告示示众,要使得家喻户晓,众人皆知。

请各店、会馆、商户宦官如买药必须亲自到正阳门外大栅栏同仁堂购买,这样才不致于贻误患者病情。

从1923年再版的《同仁堂药目》中重提咸丰二年那次打假看,事隔七十余年,可见同仁堂经营者打假一直没有间断。

清朝末年几经天灾人祸,市面萧条,同仁堂的营业也日渐衰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北京同仁堂由四大房共管,规定各房子孙可以打着乐家老辅的旗号,另取同仁堂以外的铺号经营中药业。于是,大房开设了五个乐仁堂,四个宏仁堂。二房开设了三个永仁堂,一个怀仁堂,三个沛仁堂1940年印制的《沛仁堂药品主治简明录》称京都乐家老铺北京总店在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路南,北京分店在前门外兴隆街路南)。三房开设了两个继仁堂,三个宏济堂,一个乐舜记。四房只设一个堂号为达仁堂,作为兄弟四人的共同财产,在全国有18个分号。上个世纪20到30年代,乐家老铺在全国各地开办药号约有三十多个,北京同仁堂的经营管理反倒相形见绌了。四房的乐达仁之弟乐达义,出任同仁堂的管理工作,建立真正由四大房共同管理的严密制度。乐达义于1947年去世,其子天津达仁堂副经理乐松生接替管理北京同仁堂。

解放前夕,同仁堂已陷入困境,乐松生极力支撑着这一残局。全国解放给古老的同仁堂带来了新生,1950年,同仁堂成药配方达到531种。1954年,同仁堂正式成为公私合营企业,乐松生被委任为同仁堂经理,成为乐家老铺最后一代主管人,另一方面又是同仁堂公私合营到正式国营企业的首任经理,直到他1968年逝世。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