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傅文刚:弘扬绝技终成非遗(3)

时间:2012-06-08 11:14 文化遗产网 点击:我要评论

弘扬绝技终成非遗 宝三后在天桥开设了宝三跤馆,收徒传授摔跤与中幡技艺,因为教授方法得当,宝三跤馆成为当时京城里最有名的。那时候宝三带徒弟

弘扬绝技终成非遗

宝三后在天桥开设了宝三跤馆,收徒传授摔跤与中幡技艺,因为教授方法得当,宝三跤馆成为当时京城里最有名的。“那时候宝三带徒弟的‘量活’特别好。”傅文刚说,量活相当于现在的讲课,宝三不仅要生动地传授动作要领,还要让徒弟们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与其他相关的艺术知识,“那时候侯宝林他们都爱光顾宝三跤馆,看宝三教徒弟,他们那会儿管摔跤叫‘武相声’。”

傅文刚解释说,宝三当年之所以爱上了耍中幡,是因为他发现中幡与摔跤的动作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摔跤需要用大棒子、小棒子、皮条等器物练基本功,很多动作是“死”的,而耍中幡的“挑、端、云、开、锤”等和摔跤相似的基本功动作却是“活”的,宝三将两者融会贯通,成为天桥中幡与摔跤的一代宗师。

成了“正规军”

新中国成立后,傅文刚的父亲傅顺禄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宝三则成为国家中国式摔跤一级裁判、名誉总裁判长老宣武区第一届政协委员。从“皇家御用”到“流落民间”、为生计卖艺再到成为正式的体育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无疑让天桥艺术拥有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周总理曾说:天桥艺术是北方艺术的大学校,”傅文刚深情地回忆说,“我们耍中幡时有个动作叫做怀中抱月——大概的动作就是双手握拳向下外翻,周总理说,这个动作还可以有个名字,叫抱住团结力。抗美援朝的时候,宝三带着慰问队去前线慰问志愿军,那时候人们叫他宝队长。”

传承

打出来的童子功夫

傅文刚的父亲进入北京队做职业摔跤运动员后,也曾收下几个徒弟,但技艺尚未传授多少,便因“文革”而分道扬镳。那时傅家兄妹8个,几个孩子都跟着父亲练过,傅文刚还很小,但他也常常站在后头跟着练,他觉得挺好玩儿。“小时候想得特简单,觉得练这个出去比赛表演,有汽车坐,还有汽水儿喝。”他笑着回忆说。渐渐地,父亲发现傅文刚确实是练摔跤和中幡的苗子,便开始大力栽培他。“那时候我们每天就上半天学,放学回家就要练功。小时候跟着比划觉得好玩儿,但真练起来却很苦。一个动作父亲就教三遍,也不怎么给你讲,你再不会就要挨骂挨打了,我的少年时代完全没了业余生活。”

地坛庙会初显神功

16岁的时候,傅文刚去内蒙古参军,在导弹部队做二号手,负责装卸导弹,那时候他的摔跤和中幡功底又显露了出来,这身本领让他在装卸导弹时游刃有余,当兵第一年他就受到了部队嘉奖。复员后,傅文刚放弃了做警察的机会,而去了军工厂,“那时候在工厂工资高,我刚去的时候一个月拿52块钱,一年半以后,一个月就拿100多块钱了。”他说。在工厂,他做过钳工、车工等多个工种。就这样,他和很多同龄人度过了一样的青春岁月。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