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料
小烧锅的复兴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关注它的不仅有烧锅酒的酿造者、消费者和饮用者,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历史的长河溢满了酒香,留下了许多可以追寻的踪迹:散落全省的“烧锅”地名见证了小烧锅当年的盛况;出土的文物中也可以找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酒具。而早在红山文化时期,那醉人的佳酿就已经被用来供奉神灵和祖先,成为中华民族文明曙光中一道独具魅力的光芒。从记者调查和读者反馈的情况来看,人们在关注小烧锅复兴现象的同时,对酒文化也愈加关注。一味劝饮的酒嗑渐渐受到批判,而“提倡品鉴、杜绝豪饮、反对酗酒”的酒风酒德则越来越深入人心。那么,小烧锅是怎么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发展起来的?它曾有过怎样的辉煌和失落?它的复兴和酒文化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今天为您刊发特别策划《小烧锅复兴》调查报道第三篇。
寻今“烧锅”驻留地名中
“烧锅地”、“烧锅沟”、“烧锅岭”、“烧锅屯”……这些地名听着耳熟吗?
利用搜索引擎从网络地图上查找,你可以在辽宁省境内找到140多个带有 “烧锅”字样的地名。其中大多数是社区、乡镇、行政村、自然屯的名字以及少量沟壑、山岭、路桥的名字,偶尔也有烧锅营子派出所、烧锅大坑工商所等单位的名字。
记者采访时发现,带有 “烧锅”字样的地名,大都曾经开办过酿酒作坊,这些作坊被称作烧锅,而且在当地历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地名中带有 "烧锅"字样的,当地一定开办过酿酒的烧锅。 ”七旬高龄的周自友老人曾在北票市史志办工作多年,对当地的地名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过去北票开办过烧锅的地方太多了,能把"烧锅"留在地名里的却只有零星的几个。 ”
据他介绍,1629年,成吉思汗的后裔带部族内的7万余人来到北票地区,蒙古族人好酒,却不擅长酿酒,于是常常有汉族的“酒道公”被邀请来为其酿酒。 “那时候,凡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大的营子都有烧锅,但地名大都沿用蒙古语发音,因而没有一个叫烧锅的。像北票北部的四大烧锅"新二色、旧二色、板达营子、十八"就属于这种情况。 ”
尽管能在地名中留下踪迹的烧锅并不多,但在我省却仍留下了很多“烧锅”地名。据介绍,由于叫“烧锅”的地方太多,有很多重名的情况,我省还更改了一部分原本带 “烧锅”字样的地名。
人们对 “烧锅”地名非常熟稔,当朝阳市文艺工作者排演的话剧《烧锅屯》荣获国家级大奖时,人们已无法将这一地名对号入座,好像这个屯可以是我们身边任何一个普通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