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北京老字号的前世今生(2)

时间:2011-10-27 09:42 新浪新闻 点击:我要评论

1937年,北平沦陷,廊坊二条的生意也没落了,冯金河又举家迁往门框胡同,老字号们也都陆陆续续地来了,小吃一条街就此兴盛起来,直至建国后几年。




    1937年,北平沦陷,廊坊二条的生意也没落了,冯金河又举家迁往门框胡同,老字号们也都陆陆续续地来了,小吃一条街就此兴盛起来,直至建国后几年。


    1983年,爆肚冯的第三代传人冯广聚已经30年没有做过爆肚了。而公私合营后,老字号的传人们也大多改了行,30年间,北京几乎寻不到真正的“爆肚冯”家的爆肚、“奶酪魏”家的奶酪和“羊头马”家的羊头肉。


    (小标题)“爆肚冯”们的新生


    1985年,“爆肚冯”重开,很多从小就吃爆肚的老顾客都找上门来,冯广聚做完爆肚就出来跟老主顾们一桌叙旧。30年,谁家的老人故去了,谁家出了什么事故,老北京的那一点典故,又都接上了茬。被冯广聚称为“最后一辈老电影演员”的程之,也在30年后得以重新坐在爆肚冯的桌前。


    1986年,“爆肚冯”在厂甸市场开业时,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孙孚凌亲自为其开业剪彩。从冯金河往御膳房送肚起,几乎100年过去了。


    买卖开张,培养传人的工作也开始了。虽说是小吃,制作起来一点也不简单。冯广聚当年学艺时只有10岁,“从洗肚开始,六七年才出师”。


    经过多年的练习,儿子和店里的徒弟们早已掌握了爆肚的各个工序和要领,但是冯广聚还是坚持每天去店里看看,和老主顾们聊聊天,也给儿子和徒弟们再指点指点。“老招牌,卖的就是手艺。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要求来,东西做不好,对不住这么多老主顾。”


    冯广聚始终觉得,一家的买卖还不能叫老北京小吃,家家都开张了,红火了,老北京小吃才叫又活了。


    “老北京小吃断档了50年,不能再断了。”老北京小吃各个字号的传人都是冯广聚的发小,从小玩到大的,公私合营后,很多老字号都放弃了自家的买卖。而今,自家的买卖开起来了,“小六国饭店”的盛况还能恢复吗?冯广聚开始骑着自行车,一家家动员。


    经过20年的不断努力,终于又重新聚集起了当年门框胡同的老字号传人们。“光‘羊头马’一家,我就跑了10年。”“小吃就像一把扇子,在一根骨上,一打开很多家,形成一个营业面,不能一个人发展。北京小吃已经断档了这么多年,不捆住这帮人,小吃就全没了。”


    2006年前门地区开始拆迁,“爆肚冯”等前门老字号小吃也开始留意适合自己的临时经营场所。2006年6月,12家百年老字号共同在风景秀丽、京味儿十足的什刹海开张,取名“九门小吃”,一时轰动京城。如今,“九门小吃”既是北京人回味老北京小吃的场所,也是一个旅游者必到的品味北京饮食、领略北京文化的景点。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