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蜀另一个重要地方志是梁蜀人李膺的《益州记》,据其记载,锦官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水南岸,号锦里”。
诗人杜甫曾居城南,其诗中多处出现“锦里”,从“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到“雪山斥候无兵马,锦里逢迎有主人”,所提锦里之处,皆为代指。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卢照邻、李商隐等人的诗中。
据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著的《成都街坊古迹考》和《锦里街名话旧》,“成都旧有太城、少城。少城(非清代之少城),古为主锦之官所居,因称锦官城。故址在今城之南。”
彼时,除了城南的“锦官城”,还有城西的“车官城”。然而几经战乱,锦官城遗址已不在。与三星堆、金沙等其他遗址不同,锦里在缺乏任何考古证据支撑的情况下就横空出世,冒充古街,严重扰乱视听。
至于武侯祠,若要深究,也就是昭烈庙,从杜甫诗句“先主武侯同閟宫”可知盛唐时已是君臣合祭了。历代多次重建,也多次被毁。直到康熙十一年 (1672)总督蔡毓荣下令重建,民国时期川军总司令刘成勋再加修缮,门题“汉昭烈庙”。1949年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武侯祠博物馆落成。虽然几番重建,但这个地址是经得起推敲的,武侯祠中的参天古树就是证据,不少建筑仍留了满清痕迹。
2004年,锦里古街(一期)建成,建筑风格以清末民初为主,灰瓦白墙青石板红灯笼。2009年,水岸锦里(二期)又连通了武侯祠的亭台轩榭。在仿古这个层面上,锦里竭力和武侯祠一脉相承,让普通游客难以甄别。
并不是每个游客都会去考证“古迹”的真伪,在这个问题上,锦里公司总经理刘承志亦承认,锦里的硬伤在于纯属“无中生有”,诞生之初就“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历史不提也罢,主推民俗风情即可。
我并不反对仿古,然而,现有遗产都无法好好保护的情况下,就搞城市大跃进,好大喜功于打造所谓城市名片、以古迹之名商业化,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利字。
锦里,其实是武侯祠博物馆于本世纪初的一个构想,2004年,武侯祠与刘承志的文化公司合资组建了经营管理公司。“锦里古街”的品牌、土地和店面所有权属于武侯祠,经营权属于管理公司。其中武侯祠占有锦里公司40%的股份,年底结算时,武侯祠方面除了享有股东应有的收益外,锦里公司每年还需向武侯祠缴纳定额的管理费用。
投资近2000万元,锦里在2004年10月底开街一路走红,次年的销售收入就有数千万。这条总长仅850米的商业街,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 1亿元。从2007至2009年,锦里连续三年成为成都市武侯区的纳税大户。它也带动了与之共生的武侯祠,后者过去门可罗雀,如今旅游大巴已停满了西侧百米长的停车场。其门票价也从早年的个位数飙升至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