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传言,“川酒善于做品牌、徽酒善于做终端"!这里说得只是四川、安徽的少数知名企业。
其实,无论“徽酒"还是“川酒", 没有哪个省是所有酒厂都具有相同经营模式的,相应的,各省省内各酒厂也没有相同的经营风格。各省省内企业之间的核心能力,以及相应的生存方式、盈利模式、经营风格都很复杂,省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千差万别,没有标准的“徽酒模式"或“川酒模式"。
相反,每种核心能力、经营方式,都能在不同省份找到共同的拥有者。例如, “不善于做营销"的“非知名酒"领域,采用“招商、贸易型"方式的酒厂,既分布于安徽古井镇酒厂群,同样也分布于四川邛崃酒厂群、四川泸州酒厂群、贵州茅台镇酒厂群;这几千家酒厂,虽然分别属于“徽酒"、“川酒"、“黔酒",但它们的核心能力、经营模式等,几乎完全相同。在“不善于做营销"的“知名企业"领域,热衷于采用品牌买断经营模式的,有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江口醇,贵州茅台,山东泰山、新疆伊利,陕西西凤,河南杜康,横跨了几个省;而四川水井坊,江苏洋河,安徽、山东一些地方名酒企业,却都是非常限制这种做法:怀疑、限制甚至抵制品牌买断的企业,也同样分布于许多省。
那么,究竟有没有只属于安徽白酒企业的、“安徽白酒企业的共性"呢?
多年前,我们追捧着徽酒企业的营销模式,后来却有冷淡了。但是不管“观众"热情与否,徽酒企业这几年照样在快速发展着,不管是口子窖还是迎驾,或者是老字号的古井。在这个时候,徽酒企业依然有着“观察、研究"的价值。
笔者虽然不是安徽人,却为安徽白酒企业做了八年的咨询:从“他者"的角度直接研究了三个酒厂、一个品牌运营公司、一个大型贸易公司,也不得不研究了这五个客户的竞争对手----差不多就是安徽整体酒业,所以对安徽白酒企业本质上的特点有了一些个人看法,愿意拿出来抛砖引玉,求证于方家。
1.员工忠诚度高
与四川、广东、浙江等省白酒企业相比,安徽企业的“员工忠诚度"较高,这也许是安徽白酒企业敢于采用终端营销等方式的基础。
(1)工作年限:
在安徽的酒企中,无论是酒厂,还是经销类企业,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我们都可以看到,老职工占一半以上;相当部分员工,从大学毕业来到某个企业,就在某个企业一干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2)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
四川、浙江、广东的不少企业,业务员们是“一直对内"的,就是说,是勾结外部(经销商、媒体、广告公司等)一起“算计"自己老板,底线是追求与老板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