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公元前1045年(西周),眼下北京的这块地界上出现了最早的城市“燕”和“蓟”算起,北京这座古城已经差不多两千岁了。因为历史久远,所以北京有着太多的历史文化流传和典故,北京的一个镇,一个村,一条街,一条胡同,甚至一口井,一块砖石都有故事。它们有的已被史学家们拂去历史的尘埃,放射出金子般魅人的光彩;有的如散落在泥土中的珍珠,待我们这些后人在先人遗失的沙砾中细心地捡拾,并把它们串联起来。为此,我们开辟了“古都地理”这样一方园地,希望有心人来此耕耘。
老北京人把糕点铺称为饽饽铺。
饽饽一词始于元代。元世祖定都北京大都后,市面上出现了以蒙古族饽饽为主的民族食品。经营这种食品的称鞑子饽饽铺。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又带来了南方糕点,经营这种糕点的称南果铺。清朝入关后,又带来满洲饽饽,从此北京形成了蒙、满、汉、回,四个民族、三种类型的饽饽铺,蒙、满合称鞑子饽饽,汉族的大教饽饽以及回族的清真饽饽。清末民初以来,由于各民族多年的生活习惯的融合,逐渐转化为满汉结合的北方糕点,称“北案儿”;南果铺则称“南案儿”;清真则称“素案儿”。
当年糕点业总称糖饼行。清道光二十八年所立《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中规定,满洲饽饽是“国家供享,神瘿、祭祀、宗庙及内廷殿试、外藩筵晏,又如佛前供素,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张,凡冠婚丧祭而不可无,其用亦大矣。”总之,凡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祖敬神、亲友往来以及妇女生育、老人祝寿,都离不开饽饽铺。可见糖饼行在各行业中是个重要行业。那时,饽饽铺分布在全市各处,凡商业聚集区就有一两家饽饽铺。
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北平市商业调查表》统计,北平糕点业共有铺号206家,资本总额为19098元。并在前门外东珠市口南芦草园设有《北京糕点业同业公会》,当时会长为孙吉堂,会员175家,从业人员1263人。同业公会的一个重要职责是防止同行业竞相削价,全行业订有价目表,明确规定品名、价格、重量等,商家要吸引顾客,只能从质量上下工夫。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上说:“瑞芳、正明、聚庆诸斋,此三处,北京有名者。”其中开业最早的是聚庆斋南果铺,开业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已有五百五十年历史。正明斋也是开业较早的老字号,开业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正明斋属于满汉糕点,但它也吸收南果铺的长处,逐渐将南、北案互相融合起来,缩小了二者之间的差距。祥聚公清真糕点铺开业于1912年,老板王殿文做生意讲究用料实在,配料原则是“三个五”用五斤香油,五斤白糖,五斤白面。这比一般饽饽铺加的调料要重,质量自然要高于一般,所以声誉也很好。以上三家老字号都集中在前门外大栅栏附近,分别代表了南、北案和素案。此外,还有王府井大街路西的宝兰斋,东四牌楼北的瑞芳斋,地安门外路东的桂英斋,西单牌楼北的毓美斋以及后来开业的稻香村南味糕点等,都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