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肥佬椰林就这样“牛”了27年,当然,其中也有起落,才有老板今天的感悟。老板黄亚斌是印尼归侨,从小就回国在海南的农场干活,既熟悉东南亚口味,又了解海南风情。上世纪80年代从海南来到深圳之后,黄亚斌为了讨生活,在文锦渡一带街边找了个角落,给来往的香港货柜车司机做快餐。
掂勺炒菜的黄亚斌那时候挺胖,被食客叫做“肥佬”,所以,没有名字的快餐店也就成了“肥佬快餐店”。既然是做香港司机的生意,黄亚斌当然就想着法子要合他们的口味,于是,最开始所做的食物种类就接近香港的茶餐厅,又杂又多、中西结合,他拿手的东南亚咖喱牛腩,司机们也爱吃,后来,又有了铁板牛扒之类的西餐。
除了在菜本身上下功夫,人情世故对于做餐厅也很重要,香港司机们不缺钱,常年在外奔波很孤独,只缺个人说说话,所以,会讲粤语的黄亚斌每次都与顾客聊天拉家常,与很多食客都成了朋友,这些人也成了常客。
到了1990年左右,深圳经济开始起飞,“肥佬”的生意也好起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问题:随着皇岗等其他口岸的陆续开通,香港货柜车也分流到其他口岸,文锦渡口岸的车流逐渐减少,“肥佬”的生意刚好不久,就又面临着老顾客流失的问题。
怎么办?黄亚斌只好不断根据形势进行调整。无论是在买菜选料,还是做法创新,都是他亲自一手一脚做出来的,而他本身也对做菜很感兴趣,对研究如何把菜做好吃有很大热情,所以,在“肥佬”吃饭,绝对有全新的体验,因为,这里的每道菜都是老板自创,在其他地方绝对吃不到。
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口岸的客流货流交往越发的频繁,但货柜车则在逐渐减少,到“肥佬餐厅”吃饭的食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从香港司机转变为深圳人,对于东南亚风味,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人已经从抗拒到接受,也国际化了。在第二年,黄亚斌自创的椰子鸡开始走上菜牌,并逐渐成为店内除了东南亚咖喱之外的主打菜,一直火到今天。有不少政要名人、影视明星慕名到“肥佬”品尝过这道菜。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红极一时的胡椒猪肚鸡,早在上世纪80年代,“肥佬餐厅”就开始做胡椒猪肚猪手煲,因为真正好的胡椒主要产于东南亚地区和巴西,这道菜说起来是发源于海南,而不是现在所说的客家,但是,看到满大街做滥的胡椒猪肚鸡,“肥佬”做是做,却不大愿意说了。
4 胜记
老而弥坚,小面馆做成大集团
如果说,有些老店因为发展受限而不为大多数深圳人所知,胜记则是个例外,它不仅是老店,而且名声远播,做到了老而弥坚。当其他老店在思考如何在深圳本土做大的时候,胜记已经在考虑向深圳以外扩张,甚至已经开始了上市计划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