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深圳本土“老字号”品味蕴藏味道

时间:2010-03-01 15:00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以迎合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口味,每家老店的发展,都契合深圳发展的脉络,每个菜品的流行,都见证深圳人的变化,让我们循着这些深圳本土的“老字号”,品味蕴藏在味道中的深圳。

深圳三十年老字号食肆

没有千年“杜康”、百年“同仁堂”,也没有脍炙人口的“全聚德”、天下闻名的“狗不理”。走过了30年历史的深圳特区有什么?其实,深圳也有自己的“老字号”,只是你不知道,有些一款菜式甚至做了二三十年,而能长盛不衰,成为深圳人的集体记忆,有些则不断改良创新,以迎合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口味,每家老店的发展,都契合深圳发展的脉络,每个菜品的流行,都见证深圳人的变化,让我们循着这些深圳本土的“老字号”,品味蕴藏在味道中的深圳。

1 多数中华老字号在深圳反而不吃香

深圳特区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历史,虽然我们没有千年“杜康”、百年“同仁堂”,也没有脍炙人口的“全聚德”、天下闻名的“狗不理”,但是,在30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历练下,深圳这片飞速发展的土地上,仍然产生了不少老店,它们顽强地走过了与特区几乎一样长的风雨历程。

我们在深圳寻找到的这些历经风雨的老店代表,各有各的特色,它们的起落兴衰无不映射着深圳特区的经济、人文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正因为它们在紧跟时代的脚步大步向前,才能一直开到今天,而不湮灭在时光里。

有些是不断创新以适应深圳多元化人群而生存下来的本土粤菜酒楼,有些是专注做精做深地方菜以凝聚在深家乡情节的东北菜馆,有些则是归国华侨融汇国际与中国菜的东南亚风味餐厅,也有与蛇口工业区一同成长的北京餐厅……每位老板都有不同的故事,每道菜式都有不同的回味,每间店背后都有不同的意义,但这都与深圳有关。

有意思的是,真正的中华老字号来深圳开店往往铩羽而归,反而是这些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店,能够开得持久、开得旺盛,也许,他们就能成长为多年以后深圳自己的“百年老字号”。

春节了,没有离开深圳的大家不妨到这些深圳自己的老字号,尝一尝有着厚重历史的菜品和小吃,也许这些老店的菜并不是最美味的,但老有老的味道和道理,可以明显感觉到吃之外的人情,以及蕴藏在味道中的深圳。

2 北京餐厅:与蛇口同成长“吃点好的”代名词

对大多数深圳人来说,北京餐厅也许是陌生的,但老蛇口人都知道,北京餐厅意味着一种怀念。至今,不少老人回到深圳,都必到位于蛇口招待所附近的北京餐厅,与老战友、老同事聚聚。

除了来吃北京菜和小吃,大家到北京餐厅还为了看看老郝———北京餐厅的老板郝玉连。1979年,北京计算机三厂劳动服务公司经理郝玉连在北京厂区带领待业青年开起了旅店、餐馆,同年,蛇口工业区正式运作,开启了特区建设的历史。在上级的安排下,老郝带领着18名待业青年来到蛇口水湾头,与蛇口工业区生活服务公司合作开设北京餐厅,为南下深圳建设的北方人解馋。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