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四大名旦
“回想起我们一起在培罗蒙当学徒时的场景,真是恍如隔世。”戴祖贻和李佩鹤年近九旬,却还都耳聪目明,与记者聊起过去,颇多感概。“我还记得寅生(李佩鹤的原名)阿哥第一趟来店铺的样子,戴一只大帽,穿一件长衫。”87岁的戴祖贻比李佩鹤小两岁,却早两年进培罗蒙,是创始人许达昌的大徒弟。他到培罗蒙当学徒那年,是1934年,培罗蒙开业已有6年,店面刚搬到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284号,大光明电影院隔壁的三层楼双开间。
说起培罗蒙历史,戴祖贻头头是道:“当年,上海滩做西装的,培罗蒙、亨生、启发、德昌算‘top’(头挑),南京路上还有六大裁缝店,叫王兴昌、荣昌祥、裕昌祥、王顺泰、王荣康、汇利。如今,就剩培罗蒙一家了……”
培罗蒙创始之初,西服刚在上海滩流行。戴祖贻告诉记者:“我学生意时,许先生还要夹个包到外面兜生意,后来培罗蒙名气越来越响。有时甚至我一个礼拜就要乘火车到南京一趟,替客人量好尺寸,再连夜赶回来。”
如著名作家木心在《上海赋》中所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西装店等级森严,先以区域分,再以马路分”,培罗蒙所在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是最高档次西服店聚集地,其中培罗蒙、亨生、启发、德昌,并称“四大名旦”。这些西服店做一件西服要花7个人工,而一般的西服店只要5个人工,当然价格也不菲,最好的英国呢西装,一两黄金也只能做两三套。
为独占鳌头,培罗蒙重金聘请当时奉帮裁缝的四大高手做裁剪师傅,“后来连六大裁缝店里的‘王顺泰’的小开都亲口跟记者讲,培罗蒙算得上是上海滩做西服的老大哥。”戴祖贻说。解放后,许达昌和戴祖贻分别在香港和日本开设了培罗蒙洋服店。顾客中依然多闻人显达:亚洲首富李嘉诚,船王包玉刚,韩国三星企业创始人李秉喆,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可以说,培罗蒙这块牌子,就是品质的保证。
【挑战】内忧外患
“很可惜,许小姐没有回来,上次见面,还是廿几年前的事体了。”李佩鹤说,尽管许达昌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八大裁剪大师,但在成衣业冲击之下,固守传统裁缝店模式的老字号遭遇了困境,那次来上海,许家想把香港培罗蒙卖给上海培罗蒙,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达成所愿。戴祖贻告诉记者,日本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他已把店面盘给了别人。
但这些年靠成衣业务做大规模、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的上海培罗蒙,却想回归传统,重新发展西装定制业务。
“近几年国内的成衣企业都在拼命压成本,这点我们根本拼不过外地民营企业。”培罗蒙西服总公司总经理金建华说。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纺织服装是“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但中国服装的利润率低也是出了名的,出口一件衬衫,只能赚0.3美元,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中国服装,在整个产业链中却只能分得15%-20%的利润,几万家企业为这点利润争得头破血流,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