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顾问 谭安
在我看来,处于转型过程的我国服装产业目前出现了三个"似是而非",而且与"轻快时尚"概念有很直接的关联度。既然它是"似是而非"的问题,既需要理论说明白,又需要实践来证实。
文化是服装产业的从属附庸,还是产业的个性灵魂——关乎服装产业文化个性的再认知
为什么说,要"再认知"呢?因为,服装产业的文化个性,是转型升级和方式转变的认识前提。
我们用一场服装文化革命换来服装产业个性的认知。在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我国服装业伴随思想解放运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一场服饰文化革命。这场服饰文化革命不是农村包围城市,而是城市带动乡村,先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打响。1979年,皮尔卡丹带着法国模特来到中国,"西洋景"引起了国人的惊讶和思考。1986年10月,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和中国服装杂志社在北京首次发布了中国服装流行趋势,引起了强烈反响。相继全国上下开展的大大小小服饰文化活动,此起彼伏,一个接着一个,推动形成了神州大地上,"工农兵学商,一齐干服装"的空前大好局面。为不停留在做服装的表面文章上,把这场服装文化革命引向深入,中国服装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纺织工业局联合立项,对服装内涵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次获得了服装的内涵"四个含量"的成果,一是技术含量占34%,二是艺术量占35%,三是时效含量占15%,四是信誉含量占16%。
这场服饰文化革命,获得了两大胜利果实。第一,认识了服装产业的文化个性,找到了以服装为龙头(今天称之为,服装产业链)的发展机制,或叫做发展模式,中国服装业从此迈开崛起的步伐;第二,10亿国民都积极参与了"颜色革命",用五彩缤纷替代了"蓝灰黑"。
回头看,这场服装文化革命还不彻底,多半停留在"知其然"——认知了服饰文化的"术"上,还没有认知到"所以然"--中国服饰文化的基因这个"根"上。近年来行业内上下,探讨服装产业由大变强的发展思路,一个主导性的科技强、品牌强、人才强、可持续发展强的"四强"思路,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用现代服装产业链的"做服装,卖服装,穿服装"三大基本环节地尺度来衡量服装文化、消费渠道和国民消费能力,在服装产业链中,本应具有与"四强"同样的强势地位却被不同程度地模糊了。
然而,模糊甚至忽视了它们的强势地位,尤其是服装产业文化个性,就意味着产业缺失灵魂。一个缺失灵魂的产业的前景,是难以想象的。
服装设计是堆积木,还是栽棵树——关乎中国文化基因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