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缺乏创新机制
老字号企业大多为手工作坊,靠的是独特的工艺和产品,奉行“酒好不怕巷子深”,更多的强调“继承传统”和保持“传统特色”,在经营理念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尤其是在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方面缺乏创新。王麻子剪刀厂“几十年如一日”的营销方式导致最后以企业破产收场是一个典型例子。
三、老字号企业的主要创新经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些老字号企业克服困难,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成功发展之路。其创新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一)体制创新,增强企业活力
老字号企业通过改制与制度创新,理顺产权关系,实现了经营理念的转变,建立了以制度化管理为核心的科学管理机制,摆脱了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困境,增强了自我改造与更新的能力,激发了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西安饮食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传统的国营公司,下属“西安饭庄”、“老孙家饭庄”等1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1994年整体改制,1997年上市成功,成为以餐饮服务、酒店宾馆、旅游休闲为主业的现代型企业。该公司在制度上创新建立“一级法人、两级管理”以及“两统”(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两放”(经营权、人事权)、“一公开”(财务公开)的管理框架和运行模式,在创新求变中获得新的生机。北京全聚德集团公司从企业产权关系入手,建立起政府授权、产权明晰、两权分离、分层管理的资产运营体制,股份制改造后,并购控股北京20余家老字号企业,通过转制和资产重组,打造出一支北京餐饮老字号的联合舰队。杭州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对所属的“知味观”、“奎元馆”等老字号企业进行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变单一国有为多元经济共存,使经营者和职工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企业活力增强,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北京中国照相馆有限公司建立出资人制度,扩大企业自然人资本,由非独立的国有企业改制成独立的现代法人企业,完成了从老国企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企业发展走上了高速增长之路。
(二)经营创新,提高老字号竞争力
体制创新引发经营创新,改制后的老字号企业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积极推行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在创新发展中提高老字号的核心竞争力。
1.开拓大众化市场。老字号企业源于大众百姓,发展于特色、优质的服务。改制后的老字号企业十分重视经营观念的转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拓大众化市场,发展大众化经营。西安饮食集团公司下属的老字号企业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经营产品,突出三秦历史文化特色,开发民族餐饮食品,做活做足假日市场,公司假日餐饮经营收入已经占据全年营业收入的50%以上。北京全聚德集团公司开发出以“全鸭席”、“鸭四吃”为代表的数百种创新菜肴,受到消费者欢迎,满足了百姓消费“常吃常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