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的产生和变迁
据《北京胡同志》介绍,胡同,是城市中一种狭长的通道。它是由两排院落墙体、宅门或倒座房、后罩房的屋墙连成的两线建筑物构成的。在两排宅第之间,胡同形成了一条隔离空间带,便于宅院的通风、采光和居民出入。
关于“胡同”的称谓,有多种说法——有蒙古语“浩特”(居民聚落)、“霍多”或“霍敦”(村落)音转之说,有“火疃”音转说,有“胡人大同”简称说。最流行的一种为“胡同”源于蒙古语,即“水井”之意,或说“有水井的地方”。
最早见诸于文字的“胡同”,出现在元杂剧中,取材于三国故事的关汉卿杂剧剧本《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衚衕(胡同)来”之句。
元大都皇城之外构成了居民区——坊。但元大都的坊不同于辽、金乃至隋、唐时代的坊。昔日的坊都建有坊墙、坊门,自成单位就像一座小城。元大都的“坊”,不建坊墙,不再是一座小城,只是某一地段的名称。
有关学者认为,元大都不设墙与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有关。在草原上,蒙古人没有设墙的习惯。大都的坊中,纵横排列着以东西向为主的小街,小街里有胡同,胡同由房屋、院落连接而成,是一排排宅第的间隔带,可成为防火通道,可方便居民出入,并成为小街和主干道的脉络。
196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对大都的街巷进行重点勘察。经查,元大都时代的胡同宽度大约在9.3米左右。据有关专家考证,今天东四、西四、南锣鼓巷一带是大都胡同的遗存,但是今天的胡同宽度基本不是那时的状况了。
由于人口的膨胀,明清两朝的胡同普遍变得狭窄,尤其是外城,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出现了许多以窄著称的胡同,如崇文区的高筱胡同、宣武区的小喇叭胡同、西城区的耳朵眼胡同,最窄的是珠宝市街西侧的钱市胡同。
明代,作为北京街巷特殊称谓的“胡同”开始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条”开始出现在“胡同”中,如今天的“东四头条”,在明代叫“头条胡同”。这些名称中带“条”的胡同,在明代有27条。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记载了1170条街巷,其中有459条胡同,约占总数的40%。
清未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中,共有2077条街巷,其中直称胡同的有978条,占总数的40.7%。
民国以后,北京的街巷继续增加,根据1931年出版的陈宗藩《燕都丛考》,其时的北京共有2623条大街小巷,其中有959条胡同,约占总数的37%。
根据复兴舆地社1951年印行的《北京街道地名录》,其时北京有3216条街巷,其中有1039条胡同,约占总数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