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在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充分暴露了博物馆存在的种种弊端:内部运行机制落后,体制机制不健全,复合型人才偏少,用人机制不活;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对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滞后,缺乏发展规划和深层次研究,未能充分利用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文化产品精品,致使文化产品开发发展缓慢,进而成为制约博物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
文化产品开发的对策
需要政策支持。要维护博物馆相关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公益性博物馆事业的支持力度和私营博物馆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资本、文化市场,提高政府对博物馆文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资效益,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博物馆文化产品投融资政策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博物馆文化产品市场,实现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切实落实财政税收、社会保障、投融资等配套政策,为博物馆文化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调动博物馆大力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品。
建立激励机制。新时期博物馆要按照去年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关于加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倡议书》要求,转换经营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从改革和改变人事制度等体制入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和运营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博物馆资源的使用效率、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中流砥柱作用,选拔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和管理的人才担任博物馆相关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领导工作,以此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专门化的高端人才,增强博物馆的活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创新和建立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博物馆文化体制和经营机制。
改革运行模式。博物馆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新的运行机制,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和运行模式。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彻底改变传统的吃大锅饭、无视效益的经营模式,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经营原则、竞争原则、自主原则、开放原则和价值决定机制、供求机制原则,大力解放博物馆文化生产力,形成一套“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创新机制。
创新经营理念。要改变博物馆的现状,经营好博物馆文化事业和发展好文化产业,必须有先进的经营理念。为此,应注重研究游客心理,发展包括和相应的服务等在内的文化产业,开发市场,产品适销对路。如笔者最近在国家文物局网站上获悉:河北省博物馆为进行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拓展文化传播途径,谨防文化遗产形象被滥用,近两年该馆抢占市场先机,依托馆里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设计并申请注册了8个商标图案,其中部分已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并颁发了注册证书。这些商标图案已广泛应用于该馆的各种文化产品、社教、展览、会议等领域。
借鉴成功经验。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事业快速提升、文化体制改革加速和博物馆弊端频现的形势下,博物馆应及时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文物展览展示为主的,寓教于乐的文化展览展示鉴赏、观光、休闲娱乐、度假、餐饮、信息提供、资料查询服务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和活动,将那些“死”的文物通过发展变“活”,舞动起来,形成效益。如2007年9月,伦敦大英博物馆推出“秦始皇·中国兵马俑特展”,由于借展费用高达30万英镑,不少人担心这会是桩“亏本买卖”。然而,馆方配合展览制作的明信片、文具、文物模型等兵马俑系列纪念品大赚特赚,仅此收入,就轻松赚回了借展费用。
注重观众心理。一般来说,消费者对商品的包装非常重视。博物馆文化产品相比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竞争力体现在它具有更高的人文和科技附加值。高附加值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利润,也是博物馆教育、传播等职能的延伸。而博物馆人文情怀的产品包装,在具体操作中,应当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博物馆的名称、形象融合其中,博物馆的品牌优势、人文情怀物化为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同时,需要积极适应免费开放的新形势,调整开发思路,注重市场需求,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如湖北省博物馆通过将文化产品购买对象细分为政府机关、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国外旅游者、普通市民等不同人群,从而对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进行定位,将开发的文化产品细分为高、中、低不同档次,根据其购买力设计出适合各类人群的相应产品。所设计的漆器、瓷器、文具等商品由于市场调研充分、消费群定位准确、产品实用性强、特色浓郁,上柜不久即销售一空。
重视宣传营销。国外运作较为成功的博物馆商店,大都会将产品开发纳入到展览策划中来。“一个成功的纪念品商店,应该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观众看完展览,往往会对某件展品产生兴趣,如果有与展览相配套的文化产品,就可以将兴趣转化为消费。”展览需要解读系统才能充分展示展品的魅力,博物馆的商品同样需要销售人员“解读”,才能揭示商品的价值与内涵,引导顾客的消费心理,满足顾客将展览、将文博知识带回家的愿望。因而,博物馆不仅要完善服务设施,还要培养博物馆文化产品的销售人员。博物馆文化产品的销售人员不但要对商品的价格、材质、特点了如指掌,还应当具备对有关展览、展品、文化产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文博知识,更有效地发挥出博物馆文化产品对文化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
突出自身特色。博物馆拥有很多可供开发为产品的资源。从宏观看,博物馆本身就是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性观光旅游产品。从微观看,博物馆也有不少可开发的资源。比如,在建筑方面,博物馆建筑总是体现某地文化内涵的诸多信息,其外观亦是一城或一地的风景或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藏品方面,可以将特色藏品举办成特色展览到国内外展出,开设复制品等旅游纪念品商店。因此,博物馆在文化产品开发过程中,应以其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整合文物相关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优势变为优势,开发生产出一系列最能彰显地方文化个性和具有实用、欣赏和收藏价值的文化纪念品等文化产品,并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毛泽东铜像、湖北省博物馆的编钟仿制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兵马俑仿制品就受到众多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