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变幻莫测的餐饮行业曾经宾客盈门,如今人走茶凉的店铺数不胜数,能够超过25年的“老字号”更是屈
指可数。吾吾子羊羔肉、魏家羊羔肉、马桂莲姐妹凉皮等新疆十余家餐饮老字号历经一代人,有的甚至经过三代而屹立不倒。那么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如果创业是一场赌博,这些老字号又是如何赌上几代人的青春?
为此,我们推出了新疆餐饮老字号的创业故事,希望通过这些或相似、或不同的创业故事,解析创业成功的秘诀。
亚心网讯(记者李鹏)说到餐饮“老字号”,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一间摆满各种调料的房间内,“掌门人”独自挑选着各种调料,最后神秘地把精挑细选的调料混合制成料包,变成让人不可捉摸的“百年配方”、“祖传配方”分散到各个分店。
来魏家羊羔肉之前,记者同样带着这样的疑惑,此行能找到魏家老店经营半个世纪的“秘籍”吗?
10月24日,记者以食客的身份狠狠地吃完一盘羊肉,才发现刚才在柜台开票的老汉居然就是魏家老店的现任“掌门”魏金孝。
拄着拐杖的魏金孝丝毫没有老店掌门人的神秘,更让记者吃惊的是,当记者试探性地询问老店的配方时,老人毫不忌讳地告诉了记者这锅羊羔肉的调料配方——洋葱、姜、咸盐。
那么,凭借如此简单的配方,魏家羊羔肉是如何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食客的呢?又是如何卖出49年的历史呢?
起家:“投机倒把”卖羊肉
“确切地说,从我爷爷辈就开始制作羊羔肉了,时间肯定超过49年了。”对于历史,魏家羊羔肉的掌门人魏金孝似乎并不特别在意。
出生在新疆的魏金孝今年已经60多岁,说起魏家羊羔肉的历史,要从那个做生意还被认为是“投机倒把”的年代算起。
上世纪60年代,魏金孝的父亲秉承了爷爷的厨师手艺,却限于历史原因无缘开店,“只能当当厨师,逢红白喜事的时候给人家做做饭。”魏金孝说,为了生计,他的父亲在当时偷偷摸摸地做起了“投机倒把”生意。“不敢明着卖,每天下午四五点宰好羊,等天黑了才推个独轮车偷偷地在解放南路附近的街边卖”。
然而,就是靠着“投机倒把”的手段,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魏家羊羔肉成为很多贪嘴者期待的美食。通过口口相传,老魏家的羊羔肉终于在周边有了小小的名气。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魏金孝才在家附近成立的一个市场(如今妇幼保健院附近)谋得了一个摊位——4号摊位,和吾吾子羊羔肉的一号摊位相邻不远。
用现在的眼光看,魏金孝和他的父亲显然没有什么商业眼光,他们守着这个摊位一干就是十余年。魏金孝说,如果不是市场最后被拆除,恐怕如今的魏家羊羔肉依然摆着小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