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28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近日,23家老字号在淮海路(重庆路至瑞金路)集体“变脸”,尤其是老大昌、哈尔滨、光明?以及尚在装修中的长春食品店,在思南路到成都南路间百余米的距离中扎堆。络绎不绝的客流中,大多数食客是冲着记忆中的味道而来。殊不知,升级版的老品牌也结合了不少时令热门,让这经典的“上海咪道”愈发灵光。
“哈尔滨”:堂吃歇脚还能刷朋友圈
据记者观察,这四个扎堆的老字号都有留住顾客的“秘密武器”。尤其是哈尔滨食品厂和阔别上海多年的老大昌,在这两家老字号,顾客不仅可以外卖糕点甜品,还能在布置相当有老上海怀旧腔调的店堂里慢慢享用。更有免费WiFi,记者试了一下,刷微博和朋友圈的速度相当给力。
在“哈尔滨”,买西点的顾客来了一拨又一拨,营业员飞快地取物、称重和收银,几乎一刻没有停歇。尽管如此,顾客还是排起了长队。住在隔壁弄堂的汤阿婆说,上海的老字号西点里,“哈尔滨”的西点是她的最爱。“‘哈尔滨’的蝴蝶酥和国际饭店的大蝴蝶酥有一拼,白色纸袋拿出去多少挺括,就跟老早的一样。”
重新装修后,“哈尔滨”底层被分成了糕点区和饮料区,柱子上醒目地张贴出WiFi的账号和密码。饮料区有几把简单的塑料座椅,不少顾客就在那里开始享受起了美味。“哈尔滨”的二楼可是这次升级后“亮点中的亮点”,能看到与底楼店面截然不同的情景。吧台上放着一只旧旧的留声机,边上是一对老夫老妻的人偶,墙壁上挂着上世纪40年代的照片,黑白照片上有老式上海辫子电车昔日的风光,有骑黄鱼车收废品的聒噪,还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弄堂人家。窗外是梧桐树叶掩映下的淮海路,加上深浅配色的沙发茶几,一下就带你穿越到“老克勒”的辰光。
可惜的是,如此精心布置,能容纳20来人的二楼却一直空荡荡。在记者逗留期间,竟没一位顾客到来。店员也很无奈,本来希望这里环境更好更舒服,方便顾客逛街歇脚,也能带动人气。但现在看来,大家还是更喜欢方便的底楼,或者直接外带。
老大昌:鲜奶冰糕外带也能保持滋味
今年夏天很流行吃东北大板,但“归来”的老大昌带来了三种口味的冰糕,绝对可以和“大板”一较高下。
焕然一新的老大昌,就在原来的伊势丹对面。底楼西点跟老人和饭店以及糟货专卖,形成了这个路口高密度的美味“铁三角”。中午时分,底楼西点两排冰柜上的新鲜面包蛋糕已所剩无几。下一波出炉,就得是下午一点。
在店面一角的另两个冰柜里,放的正是店里最好卖的一盒盒盛满老上海回忆的意大利冰糕。“有三种口味,都是牛奶做的。”负责冰糕销售的店员告诉记者,巧克力、芒果和原味中,10元的原味意大利冰糕最好卖,一天可以卖掉2000盒。还有不少顾客都是五六盒一买,三种口味各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