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北京同仁堂:老字号的海外之路(4)

时间:2014-05-29 12:45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从2008年起,同仁堂开始了与孔子学院合作的尝试联合办学。2010年,北京同仁堂与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建立了海外文化传

从2008年起,同仁堂开始了与孔子学院合作的尝试——联合办学。2010年,北京同仁堂与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建立了海外文化传播新平台。同仁堂推荐中医药文化专家到孔子学院巡讲,在孔子学院地区联席会议和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及院长培训班举办中医药普及知识讲座。

2012年,北京同仁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亚太卫视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港币1000万元,在香港成立北京同仁堂传媒(香港)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将在亚太卫视建立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北京同仁堂保健、养生卫星电视频道,向海外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2010年,同仁堂在与孔子学院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同仁堂专门成立了文化传承中心。该中心主任张志红这样形容同仁堂的海外文化推广工作:“很难,没有范本,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与孔子学院合作第一次到欧洲去讲课时,希望能直接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核,当时的题目是中医文化中的天地人和。结果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听得一头雾水。文化的差异远比想像中的更大。后来,我们重新设计了授课内容,从人们日常保健开始,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张志红说。

丁永铃强调,同仁堂在海外的门店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要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为世人所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展现中医药的魅力,还需要从文化推广做起。

百年老字号再踏征程

尽管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制药企业国际化路线走得最好的,同仁堂却仍然面临诸多难题。2011年,欧盟《传统药注册程序指令》实施过渡期结束,这意味着我国中药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市场准入门槛。2014年,英国已全面禁售未经注册的中成药。技术壁垒是中医药出走国门的又一个瓶颈。

“中药要想拿到进入其他国家的‘通行证’,就得符合该国法规的要求。”丁永铃介绍,同仁堂现有的已有9条流水线通过了大利亚TGA的认证。不仅如此,为应对欧盟禁令,同仁堂将目光转向成分较为简单的单方中药,谋求产品在欧洲注册,他们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单方制剂产品愈风宁心片为敲门砖,积极尝试在与我们相互认知的荷兰注册,寻找敲开欧盟之门的对策。

根据同仁堂制订的海外“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同仁堂投资境外终端网点将达到100家,将在日本、欧美、中东等市场实现新的突破;同时扩大投资领域,在医疗服务、养生保健、学术教育、药膳餐饮等领域进行有益的尝试。力争到2015年实现在境外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同仁堂文化博物馆,尝试开展同仁堂系列中医药文化流动展,定期组织专家讲师团环球宣讲,借助中医药养生文化,推动同仁堂历史文化与海外文化的有机融合。深化推进海外师承教育项目,未来几年以“师带徒”的方式,聘请中医药专家、大师以及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海外经理人为传承师,培养海外技能与文化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同仁堂还将尝试在世界范围内广收不论国籍、不论肤色的徒弟,积极推进本土化人才战略,支持同仁堂海外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杨素琴)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