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香港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香港街头哪个地方需要排队?一是英国大使馆前移民签证要排队,二是同仁堂门前买药看病要排队。从1993年起,同仁堂先后在香港开了多家零售药店,开一家火一家,上至社会名流,下至普通市民,对同仁堂都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在香港建第一家店时,同仁堂其实并没有现金出资,是用技术和牌名入股25%,但随后建立的一系列合资公司中,同仁堂都力争拥有51%以上的股份。”丁永铃说:“同仁堂在海外的存在形式大都是合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都是同仁堂控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这样的模式很容易在海外得到了复制,后来在马来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开设分店。
20 年后的今天 , 同仁堂成功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经营出口品种规格达680 种,有境外员工600 余人;在香港建成了海外第一家生产研发基地,在海外17 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95 家零售终端,海外零售网点数目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在海外累计咨询和诊疗的患者超过2000 万人次,数以亿计的海外人士认识了同仁堂;同仁堂商标在海外70 个国家和地区合法注册,同仁堂生产线通日本厚生省、澳大利亚TGA 的GMP 认证和伊斯兰哈拉认证、以色列洁食认证,为产品出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保障。
难以复制的同仁堂模式
“同仁堂的海外模式难以复制。”在回答记者关于同仁堂可以给国内其他想走出去的企业,特别是制药企业提供哪些借鉴时,丁永铃借用了一位业内专家的话。此话并非无因。有业内专家表示,同仁堂传承300多年,其所承载的深厚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号召力,所积累的丰富的名医、名药、名店资源,所形成的实务雄厚的产品线,并不能轻易复制。但若说起经营战略,同仁堂成功的海外探索却有许多值得研究、思索的地方。
丁永铃认为,同仁堂海外发展从一开始就守住了一个“稳字决”,一是坚守同仁堂传统风貌,不管店开到哪里,京腔京韵的店员、望闻问切的大夫、精心炮制的药材不能变;二是绝不贪功冒进,所有门店必需都得盈利,开业第三年仍然亏损的坚决关停。正是这个“稳字决”引领着一步一个脚印的海外之旅,并逐渐摸索出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以医带药、医药结合,文化营销、铸造品牌,严格管理、保证效益“32字方针。
同仁堂海外扩张的另外一个“秘决”是入乡随俗,尊重、遵守当地的生活习惯、宗教习俗、法律法规。
2011年10月18日,同仁堂在中东地区的第一家药店在阿联酋迪拜健康城开业。同仁堂迪拜店店经营面积在300平方米左右,“她”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同仁堂特色——店堂里挂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等古训匾额,经营的产品与国内的同仁堂药店别无二致。但“她”也有自己的特点:除医生外,所有人员包括店长全是“老外”;所有选派的医生都清一色地来自国内顶级中医药大学,个个英语水平都“顶呱呱”,且除一位男士外,所有出诊的医生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