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泊头的大街上,记者感受到最多的是这座小城因为火柴旺销而被外界熟知,最近又是因为火柴被民众关注,而这一次却是火柴厂倒闭。每每提到火柴,太多的人并不愿多讲什么,当地的网络贴吧也对这一消息进行了约束,毕竟这张曾经引以为傲的名片注定成为了历史。据泊头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本来计划在9月6日举行的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资产处置拍卖会因故临时取消,这些资产主要包括一些火柴生产设备,如包装机等,还能够继续派上用场。此外,当地文物部门也于8月底对部分火柴生产设备进行了登记转移,“为了保护工业文化遗产,文物部门保留了一条完整的火柴生产线所需设备,包括火柴头药研磨设备、包装设备等,这些设备将放置到将要建设的泊头火柴博物馆。”
回忆泊头 温暖而且美好
随着“泊头火柴”破产的消息传出,民众对于火柴的回忆也日益升温,无论是经历过困难岁月的老者,还是活跃在社会一线的“70后”、“80后”,提及火柴人们心中都备感温暖和美好。
家住本市河东区春华社区的退休工人万大爷和记者说:“我们这代人和火柴的感情很特殊,他不仅仅是照明和做饭的工具,那时候我们还糊过火柴盒贴补家用。用了这么多年的火柴,用得最多的就是"泊头火柴",那包装很粗糙,一面印着"泊头",一面印着"安全火柴",经常是一盒火柴还没用完,包装盒上的砂面已经磨平了,划好几次才能划着。那时候火柴二分钱一包,得凭票购买,这就让全家人用它时都得省着,火柴燃烧后立即熄灭然后把熏黑的火柴棒存起来,再点火时就用这些用过的火柴棒引燃,至到火柴用尽了,没法再用了为止。”
一位二十世纪50年代出生的教师告诉记者:“火柴就像一位久违的老朋友一样,昔日里每天陪伴,现如今好久不见,偶尔用火柴时能够体会到返璞归真的效果。最近听说泊头火柴厂也宣布破产了,看来火柴这样一个具有时代标志的物品彻底成为历史了。火柴与市民的生活越来越远,留恋是肯定的,但从其他角度看,并没有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活。有时想想那一根根木棒需要砍伐不少大树,如此一来也为绿色环保事业做了一份贡献。”
也有“80后”告诉记者:“我喜欢闻火柴点燃时冒出的味道,每次闻到它时都知道马上就要吃饭了。小时候还和朋友们一起集火花,有时火柴还没用完,火柴盒就被我搜集起来了,为此还挨了不少骂。记忆中比较常见的火柴盒就是泊头的,精致一点的好像有红灯笼的,看到外地朋友还能搜集到"红楼梦"、"水浒"式样的火柴盒十分羡慕。现如今,火柴走向了没落的舞台,那些火柴盒也丢失了。火柴恐怕只会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了。或许有一天我的后代会问我什么叫火柴,我会告诉他,那是一种能点燃的发光棒,能给人们带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