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坞山豆腐皮是受降镇的一大传统特产,素有金衣之称。“东坞山”品牌也已连续多年获省农博会金奖,并2008年成为首批浙江省“老字号”,今年又取得了杭州市“老字号”的称号。
豆腐皮制作已有千年历史
受降镇东坞山村人世世代代经营着豆腐皮生意。关于东坞山豆腐皮,据说已有1300多年历史。传说,唐僧从西天取经归来,皇帝设素宴招待,特地派使臣南下杭州,采撷东坞山出产的豆腐皮。东坞山古时有九庵十三寺,佛教兴盛,山民多制作豆腐皮供僧尼食用,由于产品品质优异及寺院相互传播,东坞山豆腐皮名气愈著,供应范围扩展至杭州、宁波、上海、苏州的各大寺院,明代被列为贡品。
东坞山豆腐皮厂的少东家刘逸群是闻着豆香长大的,在他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经营豆腐皮作坊。刘逸群关于作坊最早的记忆,就是屋子中间摆着四口平底锅,围着锅子四周挂着金灿灿的豆腐皮。刘逸群说,由于是手工制作,豆腐皮的产量并不高,一天大约能做20多斤。
刘逸群说,父亲刘苗根每天凌晨三点起床,挑着做好的豆腐皮,翻过村后的小山,花两个半小时走到杭州。大约五六点时,父亲就到了杭州的农贸市场,叫卖起自家豆腐皮。
“三口风”成就独特豆腐皮
1999年,东坞山豆腐皮厂发生过一次大变动。原本东坞山62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做豆腐皮,但那年村里一下子关停了所有的小作坊,只留下加工条件好的7个大户。东坞山豆腐皮厂是留存下来的其中一家。那时,他们已拥有了自己的商标“东坞山”。
经过整合后,东坞山村的豆腐皮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很快打开了市场。刘苗根和他的手艺也在此时传了开去。
做豆腐皮,中间的工序有十来道。刘苗根说,在用石磨磨豆、去壳、渣浆、吹风、刮浆、烘干等独特的工序中,制作的绝招要数“三口风”。当豆浆乳汁在锅边初皱时,沿锅口微微地吹一圈,这是“微风”,使皮初步成形, 接着吹“头口风”,一条两尺来长的竹篾条随风跟上,顺势将皮挑起,轻轻贴在竹棒上,紧接着吹“二口风”,借助风势,将竹蔑条抽出,豆腐皮就留在竹棒上,再吹“三口风”,将皮鼓起,好似肥白的鱼肚一样,乘势用竹篾刮掉多余的豆浆,使皮匀而薄。
靠着这“三口风”,加工出来的豆腐皮薄如蝉翼、轻似绢沙,每公斤足有240张,非常适合烹制各种菜肴,也使得东坞山的豆腐皮与众不同。
豆腐皮制作技术与时俱进
几年前,刘逸群和弟弟接过了老父亲的班。对于东坞山豆腐皮的独特之处,他有着另一层理解。他说,由于东坞山溪源于高耸入云的大德岭山,终年水清如镜,含丰富的矿物质,内聚力强,稍带甜味,使得这里的豆腐皮味道都不一样。“东坞山外面跟里面做出来的豆腐皮味道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