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老去 年轻人不愿意学
以民间艺术研究社中佛山传统的“秋色灯”、“秋色工艺品”等为例,虽然是国家级非遗“秋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目前无人制作的尴尬处境还未得到缓解。佛山彩灯省级传承人陈棣桢向记者介绍,目前只有几位60岁以上的老师傅掌握这种手工艺,而年轻人又不愿意学。
对此,佛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廖之春也建议,要起用专业的人才来负责宣传、策划、包装、市场营销,让这些工艺品可以进入现代居室、宾馆、工厂、企业。此外,佛山市博物馆新馆开放后,也初步计划开辟固定的展厅长期展出秋色等“非遗”项目的精品,可供市民免费参观。
观念守旧 荣耀逐渐远去
伍迪安分析,相对于一小部分焕发新活力的老字号,佛山大多数老字号已无可奈何花落去。经营方式陈旧、产品创新不足、新产品开发不足、难以跟上市场步伐等原因,都加速了这些老字号退出市场的步伐。“老字号既要传承老一辈的风格,也要适合当下的需求,才能够长盛不衰。”他举例,如马百良中成药、广州的沙河粉,在坚持传统工艺的时候,都改进了原有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设备,在质量、效能等方面提升了传统老字号的经营水平,才有现在的成绩。
此外,他也指出当下老字号的宣传方式应该拓宽思路。“比如微博、网络营销,佛山的很多老字号都不愿尝试。”他说。
政府应该重视并出台扶持政策
在当下的商战中,伍迪安认为,除了老字号自身的努力外,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扶持。记者了解到,得心斋经历搬迁,从升平路搬至文华路,出动各方努力才筹集到20万元的搬迁费用,而在这期间,如何寻求政府扶持或者租金减免,没有人能够找到相关政策。因此,伍迪安建议,政府应落实相关的扶持老字号政策,让这些老店真正享受到与其地位相应的优惠。政府还应该通过“手信一条街”等规划提升其市场潜力。
声明:本文摘自互联网。如果文章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QQ:3079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