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东淄博周村为故事背景地和主要拍摄地,再现一代鲁商传奇的33集电视剧《旱码头》在央视一套完美收官后,又在故事背景地的电视台热播。同时,作为山东省重点研究课题“鲁商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由周村区鲁商文化研究中心负责编撰的《周村商埠文化与鲁商文化研究》一书已完成书稿审查,作为上海世博会山东省对外文化交流推介产品将于近期出版。两件鲁商文化产品同出周村,再次将鲁商与鲁商文化研究推向了公众视野。
《旱码头》是继《大染坊》之后,又一部以周村百年商埠为背景的鲁商传奇巨制。该剧生动地讲述了鲁商代表人物杨瑞清惊心动魄的创业故事,突出彰显了鲁商的精神品貌,充分反映了作为鲁商发源地——周村,其商埠文化的深远、厚重和博大,从而再现当年周村作为著名商埠,培养了走向全国的鲁商群体的历史。
即将出版的《周村商埠文化与鲁商文化研究》一书由周村区、淄博市文物局和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创作,历时两年,共26万字、近百幅图片。该书对周村商埠的形成环境、周村商埠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和特征以及周村商埠文化与鲁商文化的比较、回顾与展望诸方面进行了翔实科学的论述,是一部以周村商埠文化为基础研究资料进而对鲁商文化全面深入剖析的学术专著,同时也是目前利用周村商埠文化全面阐述鲁商文化的首部高层次学术专著。
周村位于山东省中部,因其地处古齐腹心之地,明清时期商业繁荣达到鼎盛,一派“不通水路而天下之货聚焉”的景象,被誉为 “旱码头”。 史实记载,明清时期的周村商埠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至清代康熙年间,周村已是拥有72条商业街、8大专业市场,“天下之货聚焉”的“三齐重镇”。以现存的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为代表的周村古商城,作为鲁商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近代商业发展史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鲁商代表“瑞蚨祥”、“谦祥益”等全国著名的八大祥老字商号,是最早发源于周村的实物见证和历史遗存。经专家充分论证,2009年中国商业史学会正式命名周村为鲁商发源地。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周村就着手对鲁商文化进行发掘与研究。1993年,“周村开埠与山东近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周村召开,杨志玖、孔令仁、李德征、宓汝成等国内外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周村,正式提出“鲁商文化”和“丝绸之路”研究课题,开启了鲁商文化研究序幕。2001年,周村成立了鲁商文化研究工作组,在对古商城实施保护性开发的同时,系统挖掘整理鲁商文化。2004年,为充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加强鲁商文化和商埠文化研究,成立商埠文化研究会,创办《商埠文化》研究专刊,以此为载体,组织地方学者围绕“鲁商发源地”、“周村开埠”、“周村老字号”、“今日无税”等历史文化资源,对周村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层次地挖掘、整理。2006年,组织举办“鲁商文化与周村老字号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开埠之前周村工商业和老字号、鲁商与儒商、周村商埠文化的形成、“祥字号”的儒商精神、近代鲁商与周村商号的发展及其经营特点等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学术论文30余篇。2008年,全省鲁商文化研究课题开题会和“中华老字号高层论坛”先后在周村举行。2009年8月28日,“鲁商发源地与周村”高层论坛在周村区隆重举办,与会专家一致认定周村为鲁商发源地,是鲁商精神和鲁商传统的形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