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区国子监那条幽静的小街里,有一个专门经营老北京民间手工艺的店“盛唐轩”,是由绒布唐的传人创立的。“绒布唐”至今约有160年的历史,唐家世居北京东城,第五代传人唐玉婕现在是它的经营者。
沿墙的木架上摆着绒布马车、兔儿爷、毛猴、鬃人,屋顶上挂着风车,墙角靠着滚铁环……走进盛唐轩,就似乎走进了一处老北京的玩具天地,岁数再大的人在这儿也会显出几分童心来,忍不住要动手试试。这里的东西就是很多老北京人从小玩着长大的,它们也成了许多人一辈子的童年记忆。
绒布唐的第五代传人唐玉婕表示,“绒布唐”的老北京耍货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玩具之一,老北京人习惯把玩具称做“耍货儿”,以做绒布车马玩具最为出名。这门工艺起源于17世纪入关以前的清朝军队中,只是作为自娱自乐的一种活动。到清中前期,作为礼品的绒布工艺,无论在工艺方面,还是材质方面,都更为精良。
盛唐轩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几个绒布做成的骆驼,只是它们都属于非卖品。如今已经年近九旬的第四代传人、唐玉婕的父亲唐启良已不再动手做活,所以他留下的绒布玩具也成了盛唐轩的“镇店之宝”。中国美术馆就收藏了唐老的“金马驹”、“万象更新”、“马上封侯”等六件作品,首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东岳庙等也收藏了唐启良的作品。“父亲最拿手的活儿,就是在第一届北京玩具博览会上展出的‘金马驹’,不仅憨态可拘,惹人喜爱,而且是老北京传说中的吉祥物。”唐玉婕说,小的时候每到节日或庙会前期,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到早年彰仪门外的“五显财神庙”拜财神后都会在唐启良的摊位前“请”一尊“金马驹”,以取其带宝回家和马上发财之意。而今,金马驹已随“五显财神庙”渐渐消失,只能在唐老的作品中少许回味了。
泥、纸、木头、绒布、浆子、皮毛,这就是制作绒布唐玩具的全部原材料。虽然成本低、材料简单,“绒布唐”却用它们演绎出了最传神的京味文化。“材料虽然简单,但工艺却十分复杂,没有经验很难完成。”唐玉婕介绍说,做绒布玩具首先要用胶泥塑形捏出各种玩具主体的形状和轮廓,烘干后成为泥胎。然后在泥胎的外面糊上数层的糙纸,小尺寸的玩具都要糊上七八层,直到达到一定厚度就形成了纸盔。等纸盔晾干定型后,便将泥胎从纸壳中取出,这样中空的纸盔就成了玩具的“骨架”。
虽然与时下流行的精美可爱的毛绒玩具相比,绒布唐的玩具显得有点“土”,但它带给人们的却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气息。而且绒布唐的讲究也颇多,例如“小马拉车”,车分黄篷子和蓝篷子,“王公大臣,平民百姓,能不能坐车,坐什么颜色的,都不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