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在所有9位转制后企业班子成员中,马家烧麦第五代传人马继庭占股2%或许并不算多,但这个细节很重要。5年后,与马家烧麦同城的老边饺子转制,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细节”问题种下了隐患,引发的官司一度受到全国媒体关注(详见本报2010年1月29日《“边家饺”演义:20年争与不争的背后》)。
除却依法、依理、重视细节外,马家烧麦的经历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电视广告中的那句“名言”:“沟通,无处不在”。
曾几何时,老字号转制之后,其后人与其经营者在发展思路上存在差异、相互“顶牛”,企业摇摆乃至两败俱伤的情况不在少数。一段时间里,马家烧麦的后人认为应大力发展连锁,走出去,甚至是国外;而以丁福昌为代表的转制后实际经营者则认为,上策应为先做强自身,徐图扩军。许多人也许会想到,那就两个方案一个一个地来,但是马家烧麦没有——这个真没有。
彼时,双方约定:即便无法相互说服,也不搞“一言堂”;一方去“闯”,另一方去“做”;期限6个月,之后以事实决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时间到,“君子”见面,却只需要单表一方。6个月里,马家烧麦在沈阳“做”出来的大餐是,单店月营业额从7万元上下,跃升至30万元以上,人心思稳——“闯”“做”双方相逢一笑,前路自明。有些事只是时间问题,烧麦得一个一个吃。
然而,有时候,超前的意识亦很重要。
早在1995年,马家烧麦就开沈城餐饮界风气之先,破天荒地招聘大学生,但“天之骄子”到来之后却不是做管理,而是令人大跌眼镜的职位——门童,现在叫迎宾。
门童也好,迎宾也罢,想出这个办法的丁福昌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点可以从一份履历上清楚地看出。几个月的门童生涯过后,这位大学生跑了一年销售业务,而后升任销售经理,在前往某外资企业继续锻炼两年后返回马家,任职负责连锁经营的分管总经理(应受访者要求,隐去其姓名)。
从大学生到高管,从保守经营到超前意识,人才就是这样炼成的,马家烧麦就是这样“做”成的。
这样做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在马家烧麦,一个曾经的普通收银员,一路从出纳到会计,不但自修完了本科学历,而且还取得了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现在仍在学习。的确,学习能使个人进步,能令企业聪明。
此外,马家烧麦的“胆量”还不止于此。早在沈阳人均月工资仅为一二百元时,马家烧麦就敢于花七八百元的高价聘请能人厨师。而就在同行业的嘴巴还没有完全合上的时候,马家烧麦的品种已经从几个骤增到三十几个,口味和美誉度较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