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百名工美大师展人间巧艺

时间:2010-06-10 16:54 北京晚报 点击:我要评论

昨天,文化部主办的“巧夺天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在北京展览馆悄然开幕。

“人做一半,天做一半”是对我国工艺美术制作工艺的精炼总结,也是对其制作过程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最精确的概括。

昨天,文化部主办的“巧夺天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在北京展览馆悄然开幕。

318件展品巧夺天工

没有满满当当的展台,没有一浪高过一浪的扩音器广告,疏朗雅致的展厅里,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100名工艺美术大师的318件工艺美术精品等待着人们的鉴赏。

琢玉、雕镌、金作、编扎、髹饰、陶埏、织绣、画绘八大类别代表作,掩映在洁白中式隔断和碧青纱帘内外。318件展品,无一不是采用天然原料加工而成。“巧夺天工不是要让人力胜过自然,而是发现自然材质的美,尊重自然,通过加工把自然的美充分发掘出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邱春林一边仔细端详,一边赞叹不已。“就像这菠萝漆的美感,纹路是靠手工磨出来的,有些可以预测,有些不可以预测。再比如瓷器,勾同一种釉,出来的颜色和花纹也很不同。”

正因为巧夺天工,318件展品个个都是高价品。

北京的宫毯普通型号的市场价要3万元。苏绣的唐卡,价值几十万元。小小一块歙砚,也要六七千元。展览现场不允许售卖作品,现场不少传统工艺的粉丝想尽办法和大师们攀谈、套磁,可一旦提出要买作品、订下一个样子上百件的订单,大师们基本都是摇头以对 这些展品一样就一件,舍不得卖。

邱春林说,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工艺美术大师一定要走高端、限量作品的路线。很多地方赋予工艺美术大师很多责任。希望大师带头搞文化创意产业。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批量生产、简化工艺、上机器生产,这种生产不应该让大师来承担。只是,创意产业可以从大师做的东西里面寻找技艺、风格、趣味等方面的启发,只能把它作为源头。”

“气死猫”漆缸一生只有一件

在髹饰展区,一方玻璃柜里静静置着一个鱼缸。缸里一泓清水、一层薄沙、几尾金鱼,让人倍感清新。可再定睛一看,那鱼是绘在缸里的。惊叹之余,移目说明文字,才知道这件作品出自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他的作者,就是被美学家王朝闻称作“气死猫”的福州脱胎漆器国家级传承人郑益坤。

之所得名“气死猫”,是因为郑益坤年轻时就因为在漆盘上“画”鱼能以假乱真而闻名。如今,老先生已经74岁,身体不好,正在住院。眼前的这个脱胎漆缸是他15年前做的。漆缸用布做胎,一层层涂上漆而成。由于质地柔软,缸体极易变形。眼前的这个是他做过的个儿头稍大的漆缸中,最圆的一个。“他这一生,也只有这一件最好。现在再做,已经做不出来了。”中国工艺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