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兴的面,奇峰阁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吃”,这是长沙市民熟悉的一句俗语,但如今除了杨裕兴依然宾客如云外,另外两家却渐渐淡出长沙市民的视野。同时,长沙以前一些居商业黄金地段的“老字号”被迫隐退偏僻地段,有的经营网点因“拆迁”而消亡。
长沙一些“老字号”面临存亡危机,长沙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呼吁,保护和振兴长沙“老字号”,将“德茂隆”打造成保护与振兴“老字号”的典范。
“中华老字号”长沙有9家
据了解,在2006年,国家商务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中,我省共有12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仅长沙就有9家,占全省的3/4。另有一些很有名气的“老字号”,如德茂隆,待恢复生产后第二批上报国家商务部。
长沙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建议,长沙市政府各部门给予“老字号”扶持与帮助。如长沙市政府出台《长沙市保护和振兴中华老字号的文件》,长沙规划、建设、文化部门加强对它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长沙市财政局支持“老字号”解决部分拆迁、生产基地建设、复产资金;文化局为“老字号”博物馆建设提供建馆指导;旅游局将“老字号”列为长沙旅游景点;城管局为“老字号”促销提供政策支持等。
“老字号”自办博物馆
长沙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建议,把扶持德茂隆恢复生产作为保护与振兴“老字号”的典范。
德茂隆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上个世纪80年代因旧城改造停业,目前正在筹备,准备2007年上半年恢复生产并建立“德茂隆酱园博物馆”。“老字号”自办博物馆,这在全省是第一例。“‘德茂隆酱园博物馆’的建设与开馆,将为长沙商业文化的历史留下一个见证与传承。”该委员会认为。
复产后的德茂隆,将采用现代生产工艺,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生产豆制品。该公司已在宁乡征地105亩,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长沙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表示,德茂隆宁乡生产基地建成后不仅可充分供应长沙、株洲和湘潭市场,让市民吃上放心食品,而且可为加快食品工业的改造提升与“老字号”改制提供示范与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