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巴掌大的香干,可切出薄如蝉丝的片块,又可搓成卷筒,还能折叠如纸,这就是驰名南国的永丰五味香干。当年乾隆下江南,来到了永丰镇,永丰酒店店主受宠若惊,忙问乾隆想吃什么,乾隆吃惯了山珍海味,不想再吃,只问店主有什么土货?店主忙献上自家制的香干。乾隆夹了一块簿如蝉翼的香干送到嘴里,咸、辣、香、甜、鲜五味俱全。乾隆赞不绝口,并嘱咐多带些回京城。自此以后,“永丰五味香干”不仅成了平民百姓家的桌上佳肴和馈赠珍品,还成了贡品。
传说乾隆在镇江吃到一农妇为他做的菠菜烧豆腐,名为“金镶的玉饭,红嘴绿鹦哥”乾隆日进山珍肥馔,忽尝此农家风味,顿觉口齿留香,便封农妇为“皇姑”,此菜也称为“皇姑菜”。
《清朝野史大观》写到一位名叫张东官的苏州人,原为苏州知皂府的官厨。有一次乾隆南巡吃了他做的冬笋炒鸡,赞不绝口, 当场赏了他一个银锞,后来还把他带入宫中当了御厨,荣及九族。
扬州名菜扬州干丝的成名,据说也与乾隆南巡有关。当时,扬州官员和盐商为了备办“接驾盛典”,聘请了许多名厨高手,争新斗丽,都想推出压众的佳肴。其中有一道“九丝汤”,用豆腐干 、火腿、鸡肉等九种美味切成细丝,再用鸡汤煨煮,让各种鲜味都吸入豆腐干丝之中。乾隆连用两盘,交口称赞,几次南巡都来扬州点此菜,从此“九丝汤”改名扬州干丝,闻名全国。
应该承认,乾隆下江南,使江南各地的各菜名点有了自己的特点,随即形成了南京、扬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帮派。《清稗类钞》中这样写道:肴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淮安……中国的菜系,到那时基本确立了。再次,提高了苏扬菜的知名度,例如北京有家“姑苏致美斋”饮食店就是在乾隆年间由苏州名厨开设的。此外,乾隆南巡,也促使南北厨师烹饪技艺上的大交流,取长补短。例如北京菜、宫廷菜大量吸收了苏扬菜也容纳了宫廷菜制作考究的特点。所以,乾隆南巡对振兴江南菜系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