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护国寺小吃公司经理马国华先生,护国寺小吃配送中心经理尹瑞琴女士,和护国寺小吃地外清真店厨师长关晓蔓女士,欢迎三位。
首先请三位跟我们的网友打一声招呼。因为护国寺小吃很出名,网友知道的也很多,但是对于幕後的管理者大家不是很熟悉。跟大家打招呼的时候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马国华:大家好,我是护国寺小吃经理马国华。
尹瑞琴:大家好,我是护国寺小吃公司配送中心经理尹瑞琴。
关晓蔓:大家好,我是护国寺小吃地外清真店厨师长关晓蔓。
主持人:首先要恭喜三位作为这次老字号传承活动的主要人物。首先想请三位谈谈我们拿到这个荣誉,有什么感想?
马国华:对于我们传承人来讲,尤其是护国寺小吃传承人来讲,确实感到很高兴。也感到很自豪。因为从护国寺的发展来看,护国寺小吃本身就是从庙会形成的小吃点。他的历史比较悠久。作为我们这一代来讲,怎么样继承、恢复、发展北京小吃,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这些年来,我们遵照着97年护国寺重装开业的时候,舒乙先生到我们护国寺小吃,对于我们护国寺小吃今后的发展提出的一些要求。在继承、恢复、发展上今后要大作文章。因为北京的小吃历史悠久,如何继承和发展北京小吃,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应尽的责任。作为北京小吃,通过56年公私合营以后,形成了护国寺小吃。护国寺小吃又是由每年庙会中的小吃摊发展而来的,护国寺小吃历史确实悠久。作为我们这一代人继承和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在80年代,对于北京小吃来讲,可以说是在走下坡路,当时的小吃店品种比较单一,做功比较粗糙,就餐的环境也比较简单。合营以后,小吃店从环境来讲比较简陋。拿护国寺小吃来说,我们是97年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装修之后,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当时,我们集团公司老总感觉到北京小吃要发展,北京小吃代表着北京的文化,所以97年的时候,集团公司的朱总对护国寺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同时,也给我们下了一个任务,必须要把北京小吃继承、发扬,必须要在华天的旗下壮大起来。在97年以前,护国寺小吃条件比较简陋,咱们生产的一些品种也比较单一,当时咱们员工在学技术上积极性不是特别高,这里有多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就餐环境条件,一个是生产人员的加工条件,一个是销售人员,包括前厅服务这一块也比较简单。所以,从97年对护国寺进行了全面装修。这么多年中,对小吃店进行装修改造,投入这么大的资金,是没有的。通过这个事,也调动了整个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这十一年的变化,非常的惊人。原来作为护国寺这个店来讲,在没有进行装修改造前,非常简单,经营也不乐观。现在经营非常红火,销售收入已经比当年翻了几倍。技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
主持人:刚才马总介绍了一下护国寺小吃包括传承人身上担任的很多责任。我们也想跟其他两位传承人聊一聊比较具体的。关厨师长,您作为技术出身,一直在从事面点这个行业,您了解的传承人应该担任的责任是什么?
关晓蔓:当时马经理一说我被认定为传承人,我觉得压力挺大。自己在小吃干了这么多年,以前,98年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学习技术。这个东西只要做得了就行。那个时候也是计划经济,人吃饱了就行。没有人有上进心。而且也觉得小吃特别一般,有人不爱干。好象觉得没有人爱吃小吃。从97年发展以后,咱们自己也觉得,在领导的培养下,也应该学一点东西。觉得小吃慢慢在广大消费中得到了认可。而且从那以后,我们出去学,领导带着上外面学,看人家哪里有好的品种,上学校学,学回来以后自己再摸索着做。从任传承人以后,自己觉得压力挺大的,既然你是传承人了,就要把这个手艺传下去。老的传统不丢,还得开发新的。光北京风味的,因为北京是各地人聚集的地方,有的人爱吃这个,有的人爱吃那个。如果光是北京小吃,有一些外地人又不认可。所以自己就想怎么能把传承人做得名副其实一点,不能光有这么一个牌子。自己要做实际一点,怎么能够传下去,怎么能够带徒弟,这是让我挺深思的。
主持人:您说的比较实在,从技术角度,可能我们需要做的东西比较多。那尹总呢?
尹瑞琴:刚才马经理和关厨师长都说得比较详细。97年之前,护国寺小吃没有什么品种,数来数去也就十多个。通过整顿和装修,经理给职工从方方面面创造条件,硬件和软件都到位了。而且职工学习的热情,通过马经理给职工做大量的工作,宣传小吃今后怎么发展,怎么发扬光大,职工的学技术的积极性都特别高。拿我来说,我是第一个出去学习的,在这之前,我们都不知道什么叫学技术,根本脑子里没有这个印象。
主持人:您说的出去学习是指到哪里?
尹瑞琴:到学校里面学技术,考一级本或者是高级本。我是第一个受益者。当时我觉得我也特别高兴,因为在这之前也不懂,来了以后就上班,脑子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上班、下班、回家。通过学习,给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使我从那开始,一步一步的从学习面点,初级、中级、高级到技师,我觉得我每走的一步,都是我师傅的言传身教,都是一步一步教着我走过来的。马经理曾经跟我们说过这么几句话,他说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企业,首先就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虚心永远使你进步。这三句话我牢老的记住了。不管做什么事,我不张扬。比如说今天我休息,我去那里学习,学完了以后回来,因为脑子里面有印象了,我就回来练,练完以后,把我所学的东西,为小吃做一些填补,因为小吃品种在之前特别少,我通过学习,把我学会的给企业加上新的品种,使企业的品种能够增加。现在的品种有上百种了。在我们经理的带动下,我们所有的员工学技术的热情都特别高。谁也不甘心落后。
作为传承人,我压力也很大。光给你一个传承人的名分,你要能够做什么,你要有传承人能拿出来的东西。你要给后代,或者是我们下面的这一代人能够接你的班。起传帮带的作用。我也教给我徒弟不少。而且徒弟学的活也不错。他自己也都能够制作他的东西,做得都挺精致的。作为我来讲,现在把小吃发扬光大,使华天和护国寺小吃在北京,或者是全国,不管是哪里,能够有一道亮丽的风采。做我们应尽的职责。
尹瑞琴: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我们现在每个人也带了很多徒弟,我知道两位都是马经理的弟子,马经理,我们这些传承人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我们每个人在找自己下一代传承人的时候有什么标准?
马国华:我们配送中心的成立,抽调了一部分技术骨干。为什么让小尹到配送中心当经理,因为她是在整个小吃公司里面,技术最顶尖的。因为她到了配送中心以后,我们直接把费工费时,难度比较大的,要求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都拿到配送中心生产,实行统一配送。这么一来,在培养人才上,就要集中培养。我们有十几家门店。这样也能够确保各店所经营的一些传统的北京小吃不走样。这个做法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因为比如说蜜麻花,蜜麻花要求的技术含量也很高,“今天喝蜜,明天不喝蜜”,“今天形状,明天不形状”。所以蜜麻花每天的操作都是不一样的,根据天气变化,季节变化来调整面的性质。所以把这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都集中到配送中心生产。这样一来,在培养人才上,也可以叫做集中培养。另外,我们这些年,舒乙先生提出的,也是我们集团公司给我们提出的标准很高,就是如何恢复、继承和发扬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同时,又要符合现在人的胃口。小吃高糖的东西比较多,通过这些年我们的研制,怎么样适合现在人的口味,怎么样符合健康型,我们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尹师傅说,现在咱们的品种由原来的十多种,增加到上百种。我们现在的口号就是,只要适合本店经营的,都是我们的小吃,当然会突出其中的特色。同时,要把原来没有的,如何去恢复。在继承、恢复的同时,怎么样适当调整好高糖的一些食品。豌豆黄按照传统的做法应该加琼脂,根据现代人的口味和健康的标准,我们把豌豆黄进行了一步一步改良。首先,豌豆黄要精细,口感要细,同时,还要达到豌豆黄口味不变,糖的成分适当的减少。所以,我们也是经过了多少次的研究,反复的实验。从现在的营业情况来看,从整体的收入水平、整体的效益和老百姓对我们的认可度来看,感觉确实通过咱们下大力量,取得了很大成效。我们护国寺小吃的口号是“到北京,登长城,品护国寺小吃,领略老北京风情”。尤其在奥运会期间,我们要用我们最好的品种,用最好的质量来迎接各方面的来宾。通过这些年的实践,传承也好,企业的发展也好,只要消费者认可,我们就应该把这个工作做好。
主持人:您刚才在不遗余力的推广我们的配送中心,我也很知道我们的配送中心是什么样的结构?
马国华:我们配送中心主要是为我们护国寺这几家小吃店自身来服务的。
主持人:是什么样的机制?我的客人到这个店里点的东西实际上是配送中心统一做的?
马国华:一部分费工费时,劳动强度比较大的是配送中心做的。很多热制食品都是在店里做的。因为我们小吃公司技术力量是很雄厚的,家家都有两三名高级技师和技师。
主持人:技师肯定是要有,您刚才也提到了,我们会根据现代人的口味做一些调整。这里面就会涉及到一个营养健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自己的营养师?
马国华:有。我们也对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面点师进行了培训。一部分的技师已经拿到了营养配餐的证书。
主持人:我们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因为我们不断要有一些新的小吃推出,我们的依据是什么?是说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可以推出了,还是有人有需求?
马国华:有一些传统东西是按照恢复和符合健康型来做的。比如说扒糕,扒糕可以说是失传了多年,做扒糕的工艺和劳动强度很大,价位又很低。所以一般的是通过挖掘和创新,因为我们集团公司每年每个技师都要创新几项品种,这是有任务的。所以根据现代人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他们都有任务,添一些新的品种。
主持人:您在最初的时候就提到,我们的小吃在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是以摊位为单位的东西,必然肯定会在服务和卫生上面会有一些僻陋,当然我们后期也会做一些改建。刚才您提到我们97年做了一些调整,但是现在会不会还有这种情况存在?
马国华:摊商那都是解放前庙会形成的护国寺小吃。尤其97年以后,对我们各个店进行了装修改造,我们的环境、卫生、设施,已经达到了非常优质的环境。
主持人:您刚才还提到我们会以庙会的形式来推出,现在还是吗?
马国华:不是。原来护国寺的形成是以庙会的形式形成的。现在的经营环境是按照老北京的风格进行装修,在店内经营。
主持人:我们具体有什么样的形式?是一条街还是分散?
马国华:分散的,大部分在西城。
主持人:都是以清真为主的?
马国华:对。护国寺小吃本身就是清真店。
主持人:您再给我们介绍一下护国寺里面特别好的东西,我们最拿手的是什么?
尹瑞琴:最拿手的现在是豆汁,焦圈,爱窝窝,驴打滚。
主持人:很多人对豆汁有很矛盾的看法,觉得那个味道不适应。咱们会不会因为这个做一些调整?
马国华:豆汁的味道确实是酸酸的,有的年轻人接受不了,通过这些年我们对豆汁适当的做了一定的调整。发酵的时间适当的缩短了一点。如果真的是按照特别酸酸的豆汁,殿堂屋里面进不了人,味很呛。所以现在所有卖豆汁的地方都做了调整。既要保留老北京豆汁的风味,又要符合现在大众能够接受的口味。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不止中国,全世界可能对于北京小吃的期望值都非常高,一提北京,肯定就要提到北京小吃,造成了很多店都在做北京小吃,以老字号为名的小吃店也非常多,这对于我们来说会不会造成一种竞争压力?我们如何看待这种情况?成体系的北京小吃也非常多。
马国华:作为都是小吃的同行们来讲,都愿意北京小吃越做越好,但是作为我们来讲,不管是别人做,别人不做,我们在工作中,都应该是有压力的。因为本身我们永无停止的对待自己的发展。不管外界有多少小吃的发展,有多少家小吃。我们对自身有标准和要求,我们要做到最好,因为华天永远是最好的。
主持人:其实很多人都在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您说的是比较绝对的。
马国华:作为我们来讲,要想发展,永远不能停止对自己的标准,我觉得顾客的高度认可就是对自己的一个评价。
主持人:我们很多老字号还是非常看重顾客的认可度,但是顾客之所以认可,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做得比较符合他们的口味。不光是护国寺吃,其他的老字号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对自己的品牌推广。您刚才也说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下了很多工夫,我们的推广都做了哪些?
马国华:对外宣传也就是从自身,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我们的服务,用自己的实际工作宣传自己。
主持人:但是随着现代化竞争的激烈程度,通过传统的宣传方式不足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
马国华:也需要一些媒体,必然需要一些媒体对我们的一些产品和经营进行宣传。
主持人:所以对于品牌宣传还是很多老字号需要做的更重要的功课。
马国华:对。
主持人:我们现在在北京有多少家店?
马国华:直营店小吃是8家,加盟店是3家。在外地没有。
主持人:以后有没有打算到外地做?
马国华:根据形式发展,我们现在也有加盟店的任务,也正在积极努力找加盟店的合作伙伴。
主持人:我看其他的店都是华天下面的什么店,咱们是以事业部的形式出现的。 为什么?
马国华:原来叫小吃公司,以事业部形式现在是正在调整结构。
主持人:我们是什么时候加入到华天旗下的?
马国华:一直都是。
主持人:既然我们下面有那么多店,为什么我们要把地外的关总作为我们的传承人,其他店有吗?
马国华:有。我们现在传承人一共五人,护国寺本店有一人,西安门店有一人。
主持人:对于奥运会我们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马国华:北京小吃是北京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通过这一年来时间的准备,一个是对店堂的环境,一个是对我们的品种进一步的更新,用最佳的品种和最优质的环境来迎接各方客人。
主持人:最后再简单介绍一下护国寺小吃人均消费是多少?现在到里面就餐的人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比如说是老年人居多还是什么?
马国华:97年以前,没有进行装修改造前,大部分是老年人,通过97年装修改造以后,现在年轻人到护国寺就餐的比例是很大的。因为从各方面的信息都感觉对我们的小吃非常认可。现在消费的结构,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以及白领、文艺界人士,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我们希望奥运会以后,还有机会跟各位做一个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