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样简单的制作让这位食客赞不绝口。悟性很强的马巧华灵光一闪,开始琢磨起这道菜的做法。经过无数次试验,“干炸鲫鱼”在北园香饭店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顾客的喜爱,很快就成了店里的招牌菜和必点菜,每天店里要卖出40公斤的干炸鲫鱼。
受此启发,马巧华开始收集食客的意见,对食客认为满意的菜品进行改进。不知不觉中,北园香饭店创出了传承至今的四样招牌菜——干炸鲫鱼、卤牛肉、萝卜丝、红汤椒麻鸡。
在四道菜的“保驾护航”下,马巧华的生意越来越红火,1998年前后,马巧华已经拥有了四五十万元存款。
最大的危机
北园香饭店是时候该扩大规模了。父亲认为,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让米东区的人们希望拥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就餐环境,而高端饭店在当时的米东区屈指可数。
在父亲的建议下,北园香饭店买下了一块地皮,打算修建一座规模更大的饭店。这座5层楼的饭店盖起来后,马巧华对其进行了简单装修。即使如此精打细算,她依然背了近50万元的债务,这让她倍感压力。
凭着10年积累的口碑,北园香饭店很快在米东区一枝独秀,成为大家聚餐的首选,每到中午,食客们都会把饭店挤得水泄不通。
仅仅一年,北园香饭店就还清了所有欠款,马巧华也终于不再羞于“个体户”这个称呼。此时,时代赋予了她新的称呼——“企业家”。
“现在北园香是我的事业了。”马巧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投入。2003年,饭店再次扩张,又盖起了一座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饭店。为此,她又一次背负了近600万元的巨额债务。
这一次,时代并没有眷顾马巧华,非典、禽流感,接踵而来的打击让饭店经历了近半年的亏损,此后两年的经营也仅仅是略有盈利,甚至淡季还要亏损,需要借钱给员工发工资。
更让马巧华深感压力的是,她高薪聘请的管理人才似乎永远和她不在一个点子上。
没有学过管理的马巧华对管理人才挂在嘴边的“绩效考核、人力管理”等新名词很生疏,每月要支付七八万元的欠款、略显冷清的生意以及管理上的茫然,让马巧华第一次感到了无法承受的压力。这一次,父亲再次帮助了她,“丫头,把头收拾得毛毛的(低调、踏实地做人)做人!”
于是,带有偏执不服输精神的马巧华开始学习管理,即使办一张听课的会员卡要价两三万元。
如今,北园香饭店荣誉无数,而此时的马巧华偏执地认定了一条路:做“民族餐饮的旗舰”,即使不挂“国家四钻级酒店”的招牌。
□人物印象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