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国家四钻级酒店”这样金灿灿的招牌——这种牌子对每个酒家来说都是应该挂在门口迎宾的荣誉象征。而作为乌鲁木齐7家“国家四钻级酒店”之一的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北园香饭店,至今仍执拗地不肯挂出这块牌匾。
原因和低调无关,不是北园香饭店不重视这样的荣誉,只是作为传统的回民饭店,因为从来不卖烟酒,所以“酒店”两个字似乎与北园香无关。也许,正是这种略带点偏执的思想,让北园香在25年的历史中蒸蒸日上,从5张桌子的小店,发展到如今拥有两家饭店的“餐饮老字号”。
1989年,年仅19岁的马巧华在现在的米东区开了一家不起眼的路边饭馆。没有通常人物传记中所形容的那样,马巧华并没有超前的商业眼光。作为家中4个姊妹中的老大,在父亲的建议下,她需要一个“饭碗”来补贴家用。
没有鞭炮齐鸣和锣鼓喧天,仅有5张饭桌的小店在马巧华和母亲的操持下简单地开张了,售卖的食物很简单,仅有拌面、炒面、臊子面这些回民家常食物。即使如此,第一个月他们就盈利了300元,这相当于家里惟一工作的父亲5个月的工资。
这不是马巧华的胜利,而是那个时代的胜利。在当时物质还相当匮乏的年代,整个米东区连这样的街边饭馆都少见,而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却在极大地提高。于是任何敢于迈出第一步的人,都会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向前,马巧华只是幸运地成为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
聘请厨师,引进炒菜,生意越做越红火,不到3年,北园香饭店的月盈利已经达到了3000元。不过,初步富裕的马巧华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开心,她回避着朋友和同学,让人误以为她很冷漠。
实际上,马巧华只是羞于见人。“个体户”的身份在当时并不是荣誉,即使是“万元户”,往往也被和投机倒把联系在一起,被大众不屑。
1992年,不甘心一辈子当“个体户”的马巧华考取了当时的昌吉卫校,就在去卫校报到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和马巧华谈了整整一夜。在父亲的坚持和养家糊口的压力下,马巧华只能屈服。第二天,她含泪撕掉了录取通知书,回到了店里。
创出经典“老四样”
既然还要靠北园香这个饭碗吃饭,再不情愿,也要先端住饭碗别让它砸了。虽然“端着饭碗”和“别打了饭碗”其中的区别可以小到忽略不计,但对马巧华来说,既然事已至此,只能好好地把饭馆经营下去。而要做好,自然要有特色。
一点点悟性和一点点偏执帮了马巧华。有一天,父亲的一位同事来饭馆吃饭,席间突发奇想,提出让马巧华去市场买点鲫鱼回来炸了下酒。出于对父辈的尊重,马巧华去市场买了1公斤鲫鱼,炸制之后端上了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