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千层底布鞋成新宠 中国布鞋文化的写照

时间:2012-06-12 13:54 经济参考报 点击:我要评论

提要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是晚清、民国间社会上层人士的标志穿戴,也是老北京最值得回味的京味文化之一。历史上,关于内联升身份象征的表述更有一

 

 

 

 提要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是晚清、民国间社会上层人士的标志穿戴,也是老北京最值得回味的京味文化之一。历史上,关于内联升身份象征的表述更有一句“爷不爷,先看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就从脚下穿的内联升说起,它那独有的经营之道很是耐人寻味。

内联升“打坐轿人的生意”

“内联升”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创始人赵廷。现在关于赵廷的记载已不多,到内联升的历史档案中查寻也只能知道他是来自天津武清县,早年在京城一家鞋作坊里面学制鞋手艺,其间也知晓一些经营之道,便想着自己开一家鞋店。

可以说,赵廷的经营理念绝对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当时他想开店的时候,京城的鞋店已经不少了,赵廷不是效仿其它鞋店摸爬滚打从头做起,而是盯上了朝靴这个空白,走高端,“打坐轿人的生意”。后来,由京城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万两白银入股,赵廷办起内联升。店名中的“内”指大内宫廷;“联升”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在宫廷官运亨通,连升三级。自此,内联升开始崭露头角。

自创《履中备载》做活鞋生意

经营过程中,赵廷又长了个心眼,他把每位来店内做过鞋的达官贵人的鞋码尺寸都记录下来,以便日后不用本人到场也能作出鞋来。天长日久,官员本人的姓名、职务、靴鞋尺寸、式样及特殊要求和爱好等信息,便形成了内联升独有的《履中备载》。用内联升董事长程来祥先生的解释,《履中备载》就是现代的VIP(重要人士)。由此,达官贵人就可以足不出户穿上非常合适的鞋。即使现在,也没有几个人愿意托别人帮着买鞋,总得亲自试试鞋跟不跟脚。由于初期外界并不知晓《履中备载》的存在,一度演绎内联升做鞋鬼斧神工。

《履中备载》的作用远不止一个VIP,它也成了官场中的“敲门砖”。当时,官员之间送礼送上一双合脚、漂亮的朝靴很有面子。可是,要是外地官员来京想敲开要巴结官员的家门,连人家的鞋码都不知道,还怎么送礼啊。内联升的《履中备载》在此就派上了用场,想给谁鞋,来店里只管报上名字来,让你送礼送得可心。当时,棉鞋、便鞋等款式内联升也在做。在此期间,内联升财源滚滚,形成了一定积累。

就这样,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前,内联升度过了它的前期辉煌时期。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让内联升也没能幸免,位于北京东交民巷(今台基厂)的内联升老店一并被焚毁。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