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钟山风雨中走来的“中华老字号”(2)

时间:2011-12-22 08:54 新华日报 点击:我要评论

简陋的厂房,狭窄的车间,破旧的办公条件,需要用手工摇动的机器,丝毫阻挡不住经历战争硝烟洗礼的人们日益高涨的劳动热情。数十名员工满怀着建设

简陋的厂房,狭窄的车间,破旧的办公条件,需要用手工摇动的机器,丝毫阻挡不住经历战争硝烟洗礼的人们日益高涨的劳动热情。数十名员工满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热忱,迎着困难忘我工作。“南京”、“淮海”、“渡江”、“建设”、“跃进”,经过他们粗糙的大手,潮水一般从机器的槽口中跳落下来,运往前线,运向各地。仅仅在1950年到1951年两年时间里,这个年轻简陋的工厂上缴的货物税就可购数架战斗机、40余门榴弹炮。

从这个时期开始,“南京”品牌被赋予了红色的精神,艰苦奋斗的马背记忆,走进了南京城的角落,走进了南京人的心中,走向了大江南北,见证了新中国工业文明的成长发展。

一个信念打造了一个名牌

历史似乎和“南京”品牌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玩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南京”品牌凭借着优良的声誉,连续被评为名优产品,曾经声誉鹊起、供不应求。转眼间,随着计划经济的大规模转型,还沉浸在昨日辉煌中的南京卷烟厂有些缓不过神了。仅仅几年时间,急剧变革的市场环境,暴露出了品牌和产品的种种不适应。仓库里越来越多的积压品,市场上省外中高档名优烟的大举进军,让地产品牌有些透不过气来。南京人说起“南京”品牌烟轻视的口气里却掩饰不了那一份尴尬。“南京”品牌1994年的产销量跌落到了1987年最高峰的一半还不到,“南京”品牌在市场的夹缝中风雨飘摇,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重大考验。

作为蕴涵了太多历史、人杰地灵的南京城,没有理由打不响闻名天下的“南京”品牌。1995年,对于南京品牌和这家老国企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年份。

就在这一年,“南京”品牌确立了“树厂名、抓管理、创品牌、争市场、求效益”以质量为先的品牌信念。“与其在黑暗中消失,不如在烈火中重生”的信念,树立起了求发展的信心,“谁砸了产品牌子,就砸了他的饭碗”树立起了质量就是生命的坚定信念。1600名员工紧紧依靠“南京”品牌,在困境中与命运展开了艰苦奋斗和抗争的历程。

就在这一年,严格的产品质量制度建立了。从原料质量入手,不符合等级的原料坚决不买;专门成立了上百人的选叶车间,专门从事手工选叶劳动;一包包、一把把、一片片地选出了符合工艺要求的叶片。一系列质量改革,一项项质量保证措施,重新塑造了一个质量响当当的“南京”品牌。

在这一年里,从技术工艺上,针对南京的独特气候条件,首创不加香精的特殊工艺技术,使得系列产品本质香气突出、天然清新;从商标设计上,以市花梅花作为底图案,镶嵌着代表南京龙蟠虎踞的金色标徽,极具古都特色。清新自然的独特口感与富有文化底蕴的商标设计珠联璧合,于是新一代的“南京”破茧而出。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